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材料问答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第37题14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题目详情

二、材料问答题(2小题,第3616分,第3714分,共30)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6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4分)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2分)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 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4分)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       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4分

(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2分)原因:中书省权力过重。(2分) 措施:废丞相,权归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