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深虑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 11 题。
深虑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 ? 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 ? 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
(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
8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 一 天下 一:统一
B .而卒 亡 秦之社稷 亡:使 …… 灭亡
C .而不知子孙 卒 困于敌国地 卒:死去
D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 释 释:放下
9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 “ 出于智力之所不及 ” 的一项是
① 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② 变封建而为郡县。
③ 王莽卒移汉祚。 ④ 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
⑤ 大建庶孽而为诸侯。 ⑥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A . ①③⑥ B . ①②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⑥
10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是 “ 祸常发于所忽,乱常起于不足疑 ” ,指出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往往考虑不周到。
B .文章二、三两段主要采用事例论证,由古及今,阐述了 “ 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 的道理。
C .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 .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
11 .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 )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 ? 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答:
( 2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答:
急....的帮我补充完整...1.()敲()击(填近义词)2.()鸣()盗(填动物),伸手落空.与 2020-05-14 …
如何写好议论文作文我的议论文超差 主要不会延伸论点 常常都会不够字数而扣很多分 2020-05-17 …
求解译或这句对人有什么影响?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2020-06-29 …
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而且大多数是不成文的。法律则是明确、严格和具体的,它通常表现为 2020-11-03 …
议论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要下笨功夫①安静的时候,我经常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学 2020-11-06 …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失一言,而祸不及;偶失一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2020-11-07 …
判断正误。A.《从三到万》作者成南屯,邓拓是笔名。()B.好的议论文不仅能以理服人,而且能以情感人, 2020-11-08 …
下列常用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惴惴不安摇摇欲堕虚左以待B.一概而论一促而就一成不变C.一笔钩 2020-12-0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蛰居哈蜜瓜细水常流以逸待劳万变不离其中B.迄今压轴戏平心而论铩羽而 2020-12-23 …
一些关于英语句子成分的问题,我们平常说谓语V.如果是vi.那么后面的就是宾语;如果是vt.后面的就论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