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

题目详情
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而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请问铁器在我国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中国社会形态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宋代时,哪一技术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哪一阶段?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这次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何时开始卷入这一市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就是什么?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原子能技术的理论基础来自爱因斯坦的哪一理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历史上,劳动工具和技术的变革,常常会带动社会形态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变革,各国通过变法,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起来,确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宋代时,指南针的发明和的运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发展到了大机器生产.从此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取代了以前的手工工场,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
(3)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相对论,这一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
(1)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渐确立;指南针用于航海(或先进的造船技术).
(2)机器大生产;工厂;鸦片战争后.
(3)电的广泛应用;相对论.
看了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  2020-05-13 …

科技小发明论文 350-500字要劳技探究二合一的,最好写2篇,1篇也行.写的好的我会加分,别跟我  2020-05-16 …

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要素是( )A.劳动者的劳动 B.科学技术 C.劳动资料  2020-06-0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2020-06-11 …

英语翻译单位有一些科室牌名称需要翻译1.副局长室2.政策法规科科长室3.货物和劳务税科科长室4.所  2020-06-13 …

“个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这句话主要说明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我的答案是正确,因为政治书上有原话“  2020-11-06 …

高技术产业的特点是()A.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大B.产品更新换代慢C.对劳动力科技知识水平要求高D.销  2020-12-04 …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现的“改革”二字有87次之多,从认识论上看,改革属  2020-12-17 …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是(  2021-01-19 …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社会对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  2021-0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