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史上的“士”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谓的“知识分子”。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如果从孔子算起,中国“士”的传统至少已延续了两千五百年,只是这一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中国史各阶段的发展而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于世的。概略地说,“士”在先秦是“游士”,秦汉以后则是“士大夫”。在秦汉以后的两千年中,“士”又可更进一步划成好几个阶段,与每一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密相呼应。秦汉时代。士的活动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以儒教为中心的“吏”与“师”两个方面。魏晋南北朝时代儒教中衰,“非汤、武而薄周、孔”的道家名士(如嵇康、阮籍等人)以及心存“济俗”的佛教高僧(如道安、慧远等人)反而更能体现士的精神。隋、唐时代除了佛教徒继续其拯救众生的悲愿外,诗人、文士如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更足以代表当时“社会的良心”。宋代儒家复兴,范仲淹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风范。成为士的新标准。
    我们虽然承认士作为“社会的良心”,要超越个人的或集体的私利之上。但这并不是说士作为一个具体的“社会人”可以清高到完全没有社会属性的程度。所谓士的超越性既不是绝对的。也决不是永恒的。从中国历史上看,有些士少壮放荡不羁,而暮年大节凛然;有的是早期慷慨,而晚节颓唐:更多的则是生平无奇节可纪,但在政治或社会危机的时刻,良知呈露,每发为不平之鸣。至于终身“仁以为己任”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士。在历史上原是难得一见的。我们所不能接受的则是现代一般观念中对于士所持的一种社会属性决定论。以决定论来抹杀士的超越性,是只见其一、见其二的偏见。按之往史,未见其合。事实上,如果士或知识分子完全不能超越他的社会性,那么,不但中国史上不应出现那许多为民请命的士大夫,近代西方也不可能产生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了。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识分子既以人类基本价值为依据来批判社会上的一切不合理现象,又致力于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B.西方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必须要超越个人私利去深切关怀国家、社会乃至世界上一切公共利害之事。
C.“游士”和“士大夫”活动的时代分别是先秦和秦汉以后,秦汉时代“吏”与“师”集中扮演了“士”的身份。
D.范仲淹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宋代士的新标准,也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士在中国史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是因为各阶段所对应的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发生了变化。
B.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高僧承载着士的精神;隋唐时代,“社会的良心”已不由佛教徒代表,转而由杜甫等诗人、文士代言。
C.中国“士”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孔子开始延续了至少两千五百年,自先秦以来没有中断,但是期间屡有转折。
D.本文以为民请命的士大夫、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马克思两例,有力地驳斥了现代一般观念中对“士”所持的社会属性决定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上“士”的概念大致相当于今天“知识分子”的概念,这两者在基本精神上有不少契合之处。
B.中国历史上有些士并非一生都践行着士的精神,说明士的超越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必强求一以贯之。
C.很多专家、学者知识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使他们成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
D.知识分子有担当精神,可以为某一社会阶层的利益发言,但也可以超越私利的束缚,超越该社会阶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士的活动集中表现在“吏”与“师”身上,此话不等于“吏”与“师”集中扮演士,且原文第二段说的是 “以儒教为中心”的“吏”“师”.故选C.  
(2)B、原文第一段只是说诗人、文士更足以代表“社会的良心” ,并非说佛教徒就不代表.承载士之精神的高僧文中有“济俗”作限定,并非一般高僧.且原文讨论的是 “能 ”“ 足以 ” 的问题,而非 “是”的问题.故选B.
(3)C、献身专业工作并不一定就是“知识分子”,更毋说成为其中精英.故选C.
 
答案:
(1)C  
(2)B
(3)C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船务基本知识求解~~~船务基本知识求解~~~我想知道一般装柜的流程与柜子的一个常见规格。比如多少方  2020-04-06 …

关于英语基本常识比如:be动词有:areamis等等了.这样的英语基础肯定很多了要求是:多式多样,什  2020-11-07 …

老师要向学生“授人以渔”。为此,我们必须()A.完全掌握老师传授的书本知识B.不要完全迷信课本C.完  2020-11-10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和传统知识分子一样,当代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分为体  2020-11-2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①詹明信在《文本的意识心态》中,主要的篇幅就是讨论罗兰•巴特的《S/Z》,  2020-11-27 …

“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伪,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判断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A书本知识必亲身实践更为重要B  2020-12-10 …

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问题。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  2020-12-15 …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  2020-12-21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  2020-12-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面对感性的思考人类需要并积累了三种基本知识:一是科技知识,它的目的是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