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求二阶递推通项公式要一般式,A(n+2)=pA(n+1)+qA(n)式
题目详情
求二阶递推通项公式
要一般式,A(n+2)=pA(n+1)+qA(n)式
要一般式,A(n+2)=pA(n+1)+qA(n)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个问题很复杂 我可以给你转一个(我朋友推的) 不妨设原数列为A(n+2)+W*A(n+1)+E*A(n)=0
首先将二阶递归列转化为一阶递归列:设一个数列Bn,使B(n+1)=A(n+2)+RA(n+1)···(一式)
其中,R为待定系数.
将n+1换位n,得到B(n)=A(n+1)-RA(n)·····················(二式)
由于我们要完成由二阶向一阶的转化.
固要得到B(n+1)-TB(n)=0························(三式)
将一式二式带入三式.得到A(n+2)-(R+T)*A(n+1)+T*R*A(n)=0······(四式)
注意到上式中的系数:1,(R+T),R*T.如果将它们分别看做一个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零次项系数,由于二次项系数恰为一.
这样,由于维达定理,我们所假定的二次方程两根X1,X2就有:X1+X2=R+T,X1*X2=R*T
显然,此方程有唯一实数解X1=R,X2=T,或X1=T,X2=R.
两组解取哪一组是不重要的.
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方程,同样的,我们可以列出三阶,四阶,不过就要借助卡当公式求根了.
回归正题,我们不妨使X1=R,X2=T.
这样,R和T就为已知系数,又由于An前K项已知.所以Bn的递推列可求.
我们再来观察三式:B(n+1)+TB(n)=0
这种简单的一阶递归列通项可以看出来大概是Bn=B1*T^(n-1)这样的等比数列.
不妨将Bn通项带入二式,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带有参变量的一阶递归列:
B1*T^(n-1)=A(n+1)+RA(n)·························(五式)
类似这种一阶递归列的求解方法是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R)^(n+1),得到:
B1*T^(n-1)/R^(n+1)=A(n+1)/(R)^(n+1)-A(n)/(R)^(n),···············(六式)
构造Cn,使Cn=An/(R)^n.
则:B1*T^(n-1)/(R)^(n+1)=C(n+1)-Cn·····················(七式)
上式结构复杂,不容易辨认,将左边整理一下.得到:
(T/R)^(n)*B1*R/T=C(n+1)-Cn,这里说明一下,B1,R,T,C1,都是可求的.
所以,上式可求.
利用累加法,
首先整理上式得到C(n+1)-Cn=-(T/R)^(n)*B1*R/T
由于(T/R)^(n)*B1*R/T的实质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所以再累加时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
下面的过程相当繁琐,我就大概说了.
先证明一个引论,等比数列求和后的数列Sn是一个常数加公比为原等比数列公比的式子,简单的写,就是Sn=P+Q^n,其中,原等比数列公比为Q.这个证明相当简单,只要带入求和公式就可以得到.
由于上面的引论,我们再利用累加法后等式右边就变为Cn=U+Y(T/R)^n+C1,说明一下,U,Y,C1都是可求的,其中,U,Y,是由系数组成的,C1可由A1,A2导出.
由Cn=An/(R)^n的关系导出An,An为An=(U+C1)*R^n+Y*T^n
令H=(U+C1),J=Y
则An=H*R^n+J*T^n
由于R,T为假定方程的两根,这个假定方程是由二阶递归列系数得到的,故这个假定方程就叫做此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方程,这两根就叫做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根.
由已经推导出的式子An=H*R^n+J*T^n
因为HJ为常系数,当我们知道A1,A2,或任意其中两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方程组求出通项,这叫做特征根法. 我认为这种问题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太麻烦了!
首先将二阶递归列转化为一阶递归列:设一个数列Bn,使B(n+1)=A(n+2)+RA(n+1)···(一式)
其中,R为待定系数.
将n+1换位n,得到B(n)=A(n+1)-RA(n)·····················(二式)
由于我们要完成由二阶向一阶的转化.
固要得到B(n+1)-TB(n)=0························(三式)
将一式二式带入三式.得到A(n+2)-(R+T)*A(n+1)+T*R*A(n)=0······(四式)
注意到上式中的系数:1,(R+T),R*T.如果将它们分别看做一个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零次项系数,由于二次项系数恰为一.
这样,由于维达定理,我们所假定的二次方程两根X1,X2就有:X1+X2=R+T,X1*X2=R*T
显然,此方程有唯一实数解X1=R,X2=T,或X1=T,X2=R.
两组解取哪一组是不重要的.
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方程,同样的,我们可以列出三阶,四阶,不过就要借助卡当公式求根了.
回归正题,我们不妨使X1=R,X2=T.
这样,R和T就为已知系数,又由于An前K项已知.所以Bn的递推列可求.
我们再来观察三式:B(n+1)+TB(n)=0
这种简单的一阶递归列通项可以看出来大概是Bn=B1*T^(n-1)这样的等比数列.
不妨将Bn通项带入二式,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带有参变量的一阶递归列:
B1*T^(n-1)=A(n+1)+RA(n)·························(五式)
类似这种一阶递归列的求解方法是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R)^(n+1),得到:
B1*T^(n-1)/R^(n+1)=A(n+1)/(R)^(n+1)-A(n)/(R)^(n),···············(六式)
构造Cn,使Cn=An/(R)^n.
则:B1*T^(n-1)/(R)^(n+1)=C(n+1)-Cn·····················(七式)
上式结构复杂,不容易辨认,将左边整理一下.得到:
(T/R)^(n)*B1*R/T=C(n+1)-Cn,这里说明一下,B1,R,T,C1,都是可求的.
所以,上式可求.
利用累加法,
首先整理上式得到C(n+1)-Cn=-(T/R)^(n)*B1*R/T
由于(T/R)^(n)*B1*R/T的实质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所以再累加时可以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计算.
下面的过程相当繁琐,我就大概说了.
先证明一个引论,等比数列求和后的数列Sn是一个常数加公比为原等比数列公比的式子,简单的写,就是Sn=P+Q^n,其中,原等比数列公比为Q.这个证明相当简单,只要带入求和公式就可以得到.
由于上面的引论,我们再利用累加法后等式右边就变为Cn=U+Y(T/R)^n+C1,说明一下,U,Y,C1都是可求的,其中,U,Y,是由系数组成的,C1可由A1,A2导出.
由Cn=An/(R)^n的关系导出An,An为An=(U+C1)*R^n+Y*T^n
令H=(U+C1),J=Y
则An=H*R^n+J*T^n
由于R,T为假定方程的两根,这个假定方程是由二阶递归列系数得到的,故这个假定方程就叫做此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方程,这两根就叫做二阶递归列的特征根.
由已经推导出的式子An=H*R^n+J*T^n
因为HJ为常系数,当我们知道A1,A2,或任意其中两项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方程组求出通项,这叫做特征根法. 我认为这种问题只需知道结论就行了,太麻烦了!
看了 求二阶递推通项公式要一般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函数f(x)=4x^3+ax^2+bx+5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y=-12x,求函数f(x)的 2020-05-22 …
没分了--此人实在笨1、在两个连续整数中,大数的平方减去小数的平方所得的差是11,求这两个数.2、 2020-06-02 …
将192g金属铜投入到100ml稀硝酸中恰好完将192g金属铜投入到100ml稀硝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2020-06-30 …
三元均次不等式1.求函数Y=X^2(1-3X)的最大值2.求函数Y=3X^2+3/4X的最小值 2020-07-11 …
一些数学题1.一个正方形边长比原来增加5厘米,它的面积比原来增加185平方厘米,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2020-07-18 …
平面向量的长度和中点公式1.求线段AB中点的坐标A(7,-13),B(-1,5)2.已知点A(a, 2020-07-30 …
多项式(m^2-25)x^3-(m+5)x^2+x-3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1)求(m+3)×( 2020-07-31 …
多项式(m^2-25)x^3-(m+5)x^2+x+3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1)求下列各式的值. 2020-07-31 …
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1)求tan15°的值(2)求tan105°的值 2020-08-03 …
柯西不等式1.求三个实数a,b,c,满足:2x+3y3z=13;4x^2+9y^2+z^2-2x+1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