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1)研究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若物体距离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以下
题目详情
(1)研究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若物体距离透镜足够远(大于10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以下是根据这一特点,在现有条件下设计的一种估测凸透镜焦距的简易方案.请完成下列步骤(要求结果尽可能准确):
A.将图1中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___cm刻线位置;
B.将图中光屏移至光具座上___cm刻线位置;
C.将图中的凸透镜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下此时像与透镜
间的距离.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你选择:___(填”甲”和”乙”).
(3)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像的位置如图2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解决的方法可以用___.(A.凸透镜向上移动; B.凸透镜向下移动)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此时应从图中的__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A.将图1中的蜡烛移至光具座上___cm刻线位置;
B.将图中光屏移至光具座上___cm刻线位置;
C.将图中的凸透镜向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下此时像与透镜
间的距离.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你选择:___(填”甲”和”乙”).
透镜 | 直径 | 焦距 |
甲 | 5cm | 30cm |
乙 | 4cm | 10cm |
(4)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此时应从图中的___(填“C”或“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要使像更接近凸透镜的焦点,物距大于凸透镜的10倍焦距,物距越大,像越接近凸透镜的焦点.所以把蜡烛放在光具座的左端0cm,光屏放在光具座右端100cm处,凸透镜在光屏的左侧略大于1倍焦距,更接近1倍焦距的位置上,这样物距最远.所以图中的凸透镜向右移动.
(2)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光具座的长度至少为40cm,此乙光具座符合题意.
(3)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说明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在同一个高度.蜡烛偏低,或凸透镜偏高,光屏偏高.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①蜡烛上调;②凸透镜下调;③上调光屏.
(4)把蜡烛移到B点处,u故答案为:(1)0;90;右;
(2)乙;
(3)B;
(4)C.
(2)由表格数据可知,甲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乙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光具座的长度至少为40cm,此乙光具座符合题意.
(3)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说明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没在同一个高度.蜡烛偏低,或凸透镜偏高,光屏偏高.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①蜡烛上调;②凸透镜下调;③上调光屏.
(4)把蜡烛移到B点处,u
(2)乙;
(3)B;
(4)C.
看了 (1)研究发现,当物体通过凸...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科技的号召,某公司计划对A、B两类科研项目投资研发.已知研发1个A类科研项目比研发 2020-06-11 …
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科技的号召,某市公司计划对A,B两类科研项目投资研发,.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科技的号召 2020-06-11 …
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显 2020-06-11 …
科研人员发现,一些化学反应在固体之间发生和在水溶液中发生,产物不同.铜合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 2020-06-11 …
(2014•南昌模拟)某科研小组要用伏安法测量磁流体发电机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器材如图1所示,其中 2020-06-11 …
(18分)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细胞核中存在X染色体高度浓缩形成的巴氏小体,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 2020-11-02 …
会计继续教育试题,求解答啊7、甲公司自2007年2月1日起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007年 2020-12-04 …
会计分录,甲公司自行研发一项技术,从2010年1月1日开始进入开发阶段,2010年共发生研发支出60 2020-12-04 …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2 2020-12-19 …
(2012•南岗区二模)为了响应国家发展科技的号召,某公司计划对A、B两类科研项目投资研发.已知研发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