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王明同学提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如下表: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结果1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变蓝2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题目详情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王明同学提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及结果如下表: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结果
1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变蓝
2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不变蓝
(1)根据实验方案,王明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本实验设定的变量是______.
(3)2号试管的检验结果不变蓝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
(4)如果想进一步证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有关,请通过下表写明实验方案并预测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你对上述方案实验结果的预测及结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在口腔里有什么变化?
(2)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则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对照组是2号试管,经过变量处理的是实验组,因此1号是实验组.
(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4)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想进一步证明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与温度有关,表格中甲试管控制条件是0℃、乙试管37℃;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检验方法,加两滴碘液.因此,甲试管由于处于低温(或高温)环境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淀粉被部分分解或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乙试管处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催化作用,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故答案为:(1)馒头在口腔里有什么变化?
(2)唾液;
(3)麦芽糖;
(4)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0℃(100℃)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
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挥催化作用,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