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借书往事查一路①借书,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无法淡去的。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的细节,有比书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借书往事
查一路 ①借书,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无法淡去的。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的细节,有比书本身更深长的意味。上个世纪,文娱生活贫乏,书与电影几乎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彼时借书,充满新鲜感,如赴心灵之宴,代表着去接受一个未知的、精彩的世界。去借书的路上,幸福感很强烈,如同去跟恋人约会,是一件让人心动的事。
②在一些电影里,常出现书的镜头。公园的长椅上,两位地下党接头,一位手持一本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是暗号,接上了;恋人在湖边约会,男青年手持一本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话题由此展开;或者某位侠客去图书馆借某本书,打开,书页被剜去,藏着一只勃朗宁手枪。当时人的精神世界比较单纯,所接受的新事物也少,难免为此兴奋和激动,觉得外国作者人名和书名特洋气,书中藏枪,感觉特神秘。
③这是早期的诱因,让许多生活中很自尊的人,在今后的借书环节上,死皮赖脸,矢志不渝。
④因为匮乏,那时书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珍爱。记得我的三年级语文老师将水浒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传说中他有本《水浒传》,几位同学寻机溜进房间搜寻未果。全班依次去借,无一例外都哭着回来。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层层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娶妻生子。我经过他房间的时候,总不禁对门缝里瞧瞧,觉得屋子里热闹又神秘,不仅住着老师,还住着梁山一百单八将,还有阎婆惜、景阳冈的老虎。
⑤高中课堂上,正上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有同学问,老师您借过书吗?老师不知是计,顿时眉飞色舞,吐沫似绵绵细雨把坐在全排同学的后颈脖都给淹湿了。下课铃响,全班一起起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起(A.拥 B.走 C.溜 D.挤)到老师房间,抢光了书架。老师哈哈大笑--他终于豁出去了,自己动手干脆把那张“谢绝借阅”的字条也给揭了。
⑥那时,在人际交往和增加感情方面,借书是很好的媒介。一位好友的爱情故事正是从借书开始的,高中时,身后的女孩秀外慧中,于是他不断地回头向她借书,把脖子都扭酸了。渐渐书中夹了个字条,字条的内容由浅入深……两人感情瓜熟蒂落方为人知晓。而那些像苍蝇嗡嗡闹的一群,都被她严词拒绝。后来,我询问了我身边的六对夫妻,他们中的男人坦白,都是以“借书”作掩护,才收获爱情的。
⑦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填平了人的欲求。面对精神的美味,已经不再有饥饿感。当物质与精神的粗粮,将我们重重包围的时候,无论什么也不能让人觉得新奇,一切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包括想读一本书,太容易满足了,点一下鼠标即可。无须借书了,也告别了借书之趣。
⑧因此,我常常怀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光。刚刚分配到单位,青春而热情。与朋友凑在一起就讨论一本书,而不是房子、车子、股票。然后约好了,去彼此的住处借阅。
⑨回来的路上,阳光总会很好,走在和风中,持一册书在手,自觉文雅而芬芳。
(1)第⑤段空格处应该填的词是___。
A.拥 B.走 C.溜 D.挤
(2)联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借书之趣:
①___
②___
③___
④借阅的路上充满了幸福感。
(3)将第④段画线句改为“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那句好?理由是:
___好,因为___。
(4)对第②段细致描写有关书的镜头理解错误的是:___
A、具体表现书带给我的神秘兴奋之感难以忘怀。
B、具体表现外国的好书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
C、引出下文我对借书往事的具体回忆。
D、点名我对读书充满了无限期待的具体诱因。
(5)第①段“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为什么不能改成“我的习惯”?
①___
②___。
借书往事
查一路 ①借书,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无法淡去的。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的细节,有比书本身更深长的意味。上个世纪,文娱生活贫乏,书与电影几乎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部。彼时借书,充满新鲜感,如赴心灵之宴,代表着去接受一个未知的、精彩的世界。去借书的路上,幸福感很强烈,如同去跟恋人约会,是一件让人心动的事。
②在一些电影里,常出现书的镜头。公园的长椅上,两位地下党接头,一位手持一本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是暗号,接上了;恋人在湖边约会,男青年手持一本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话题由此展开;或者某位侠客去图书馆借某本书,打开,书页被剜去,藏着一只勃朗宁手枪。当时人的精神世界比较单纯,所接受的新事物也少,难免为此兴奋和激动,觉得外国作者人名和书名特洋气,书中藏枪,感觉特神秘。
③这是早期的诱因,让许多生活中很自尊的人,在今后的借书环节上,死皮赖脸,矢志不渝。
④因为匮乏,那时书往往会成为人们的珍爱。记得我的三年级语文老师将水浒故事讲得引人入胜,传说中他有本《水浒传》,几位同学寻机溜进房间搜寻未果。全班依次去借,无一例外都哭着回来。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层层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娶妻生子。我经过他房间的时候,总不禁对门缝里瞧瞧,觉得屋子里热闹又神秘,不仅住着老师,还住着梁山一百单八将,还有阎婆惜、景阳冈的老虎。
⑤高中课堂上,正上袁枚的《黄生借书说》.有同学问,老师您借过书吗?老师不知是计,顿时眉飞色舞,吐沫似绵绵细雨把坐在全排同学的后颈脖都给淹湿了。下课铃响,全班一起起哄:“书非借不能读也”,一起(A.拥 B.走 C.溜 D.挤)到老师房间,抢光了书架。老师哈哈大笑--他终于豁出去了,自己动手干脆把那张“谢绝借阅”的字条也给揭了。
⑥那时,在人际交往和增加感情方面,借书是很好的媒介。一位好友的爱情故事正是从借书开始的,高中时,身后的女孩秀外慧中,于是他不断地回头向她借书,把脖子都扭酸了。渐渐书中夹了个字条,字条的内容由浅入深……两人感情瓜熟蒂落方为人知晓。而那些像苍蝇嗡嗡闹的一群,都被她严词拒绝。后来,我询问了我身边的六对夫妻,他们中的男人坦白,都是以“借书”作掩护,才收获爱情的。
⑦物质条件的极大满足,填平了人的欲求。面对精神的美味,已经不再有饥饿感。当物质与精神的粗粮,将我们重重包围的时候,无论什么也不能让人觉得新奇,一切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包括想读一本书,太容易满足了,点一下鼠标即可。无须借书了,也告别了借书之趣。
⑧因此,我常常怀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光。刚刚分配到单位,青春而热情。与朋友凑在一起就讨论一本书,而不是房子、车子、股票。然后约好了,去彼此的住处借阅。
⑨回来的路上,阳光总会很好,走在和风中,持一册书在手,自觉文雅而芬芳。
(1)第⑤段空格处应该填的词是___。
A.拥 B.走 C.溜 D.挤
(2)联系全文,说说文中有哪些借书之趣:
①___
②___
③___
④借阅的路上充满了幸福感。
(3)将第④段画线句改为“后来才知道,确实有套《水浒传》被旧报纸包着,被老师吊在屋梁上,一群蜘蛛在上面织网捕虫。”,那句好?理由是:
___好,因为___。
(4)对第②段细致描写有关书的镜头理解错误的是:___
A、具体表现书带给我的神秘兴奋之感难以忘怀。
B、具体表现外国的好书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
C、引出下文我对借书往事的具体回忆。
D、点名我对读书充满了无限期待的具体诱因。
(5)第①段“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为什么不能改成“我的习惯”?
①___
②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对正确辨析四个词在词义上的差异,根据语境做出正确的选择.空格所在的句子,主要描写同学们“骗”老师上当后,一起去“抢”书的情景,描述的是众人的共同行为,所以用“拥”或“挤”,但同学们又是友好地进入老师房间的,所以“挤”没有礼貌,无法体现出这份友好关系,故选A.
(2)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借书的事,通过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的乐趣即可.第④段写了我们向老师借书却被拒绝,但那之后我却更加向往得到那本书,这是一乐;第⑤段写我们骗老师中计后,终于可以借到书,这是二乐;第⑥段则写了那个时代借书可以增进感情,甚至于是收获爱情,这是三乐;⑧⑨两段写刚到单位,借阅的路上充满了幸福感,这是四乐.
(3)本题考查句子的对比与赏析.解答此题先将课文原句与改句进行对比,针对改动处分析选择的原因即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改句将原句的“娶妻生子”删除,这样不能突出书被吊在房梁时间之久,更不能表现出老师对书的爱惜程度之深,所以确定原句好.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选项的筛选.这是一道选择题,解答时将四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仔细的比对即可.其中B句有误,因为第②段细致描写有关书的镜头,是为了表现电影里外国好书对我的吸引力,并非表现外国的好书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故选B.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全文看,作者写到的人物有:我、我的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及工作后的朋友,而非“我”一个人;再结合文章首段的内容“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借书读书是一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不能更改为“我的习惯”.
答案:
(1)A
(2)①借书被拒绝之后的失望(向往或期待).
②老师中计我们借到书后的高兴(开心或得意).
③借书增进感情(收货爱情)带来的愉悦
(3)原句好 ,生动的表现出老师对书的爱惜程度之深,书被吊在房梁时间之久.
(4)B
(5)①从全文看,分别写到我、我的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及工作后的朋友,是一个全体是一代人;
②借书读书更是这一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精神生活获得了美好的享受(丰富美好而又品质),所以说是一代人的习惯.
(2)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有关借书的事,通过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其中的乐趣即可.第④段写了我们向老师借书却被拒绝,但那之后我却更加向往得到那本书,这是一乐;第⑤段写我们骗老师中计后,终于可以借到书,这是二乐;第⑥段则写了那个时代借书可以增进感情,甚至于是收获爱情,这是三乐;⑧⑨两段写刚到单位,借阅的路上充满了幸福感,这是四乐.
(3)本题考查句子的对比与赏析.解答此题先将课文原句与改句进行对比,针对改动处分析选择的原因即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改句将原句的“娶妻生子”删除,这样不能突出书被吊在房梁时间之久,更不能表现出老师对书的爱惜程度之深,所以确定原句好.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选项的筛选.这是一道选择题,解答时将四个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仔细的比对即可.其中B句有误,因为第②段细致描写有关书的镜头,是为了表现电影里外国好书对我的吸引力,并非表现外国的好书与电影对我的吸引力.故选B.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全文看,作者写到的人物有:我、我的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及工作后的朋友,而非“我”一个人;再结合文章首段的内容“它曾经是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生活内容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借书读书是一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不能更改为“我的习惯”.
答案:
(1)A
(2)①借书被拒绝之后的失望(向往或期待).
②老师中计我们借到书后的高兴(开心或得意).
③借书增进感情(收货爱情)带来的愉悦
(3)原句好 ,生动的表现出老师对书的爱惜程度之深,书被吊在房梁时间之久.
(4)B
(5)①从全文看,分别写到我、我的小学同学、高中同学及工作后的朋友,是一个全体是一代人;
②借书读书更是这一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精神生活获得了美好的享受(丰富美好而又品质),所以说是一代人的习惯.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借书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一内容全忘记了.怎么办?而且我在快班.我们之前上过一些高中内容,首先是英语,高一的英语完形阅读, 2020-05-15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产密。(4分)电影《一代 2020-06-22 …
写成语.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紧凑连贯.()没有止境,永远没有完结.(写成语.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紧 2020-06-27 …
阅读下文,完成1-3题谈“跨世纪”①与几个朋友聊天,说到跨世纪的一代,有一位说:“跨世纪还不容易, 2020-07-0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借书往事查一路①借书,是往事,是我生活中是昨日之景,是无法淡去的。它曾经是一 2020-07-29 …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一代才女林徽因林徽因父亲林长民是清末明初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母亲何雪媛没有 2020-11-15 …
在借助显微镜第一次直面微生物之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建立、发展和完善了微生物技术。请回答下面关于微生物 2020-11-22 …
一代容颜为君残是什么意思?本人愚昧,“一代容颜为君残”是什么意思? 2020-12-07 …
“百年离别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的意思RT。就这句话的意思。 2020-12-07 …
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请完成下列各题:(1)请用图片中的人物充实各篇章。(3分)(2)选一代表,简介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