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2)陆游在《书愤》一诗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但未能取胜。请写出相关的诗句。
①陆游《书愤》: , 。
②杜甫《蜀相》: , 。
(1)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伯仲”“堪”“长”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默写答题技巧:(一)要突破生僻难写字。(二)要注意同音异义词。(三)要注意同义异形词(四)要留意具体环境(五)要留心语句顺序(六)要注意语句出处。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于 2020-04-26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于”前一个和后一个分别怎么翻译 2020-06-22 …
下列句中的“于”字与“青于蓝”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双石于潭上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2020-07-14 …
下列各句中的“于”与“青于蓝”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B.得双石 2020-11-08 …
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青于蓝”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B 2020-11-26 …
与“欲信大义于大下”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青,取之于蓝②而青于蓝③善假于物也④战于长勺⑤苛政猛 2020-11-27 …
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 2021-01-13 …
小刘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 2021-01-13 …
(2011•黔东南州)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 2021-01-13 …
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他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