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它风格雄健,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是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把它改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角

题目详情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它风格雄健,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是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篇。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把它改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角度自选,要求改写出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文章不少于60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谁说女子不如男

——《木兰诗》改写

河北省沧州市第九中学 张晴

  雁门关狼烟滚滚,匈奴铁骑越过长城,民舍被洗劫一空,千里沃野顿成不毛之地。天子大怒,选将征兵,驱赶胡贼。征兵册一卷头名花户,二卷头名花户……

  残月晓寒,织布机悄无声息,花木兰一夜无眠,多病的爹爹已不复当年,姐姐自小体质柔弱,年幼的小弟也不能从军。辗转反侧一整夜,她终于下定决心:“忠孝难两全!我要代父从军,谁说女子不如男!”

  跨上亲自挑选的烈马,扬鞭,驰骋。烈马引颈狂奔,木兰一次次摔下,又一次次跨上,暴戾的马最终屈服于木兰的倔强和勇敢。这烈马,只有木兰敢买得,也只有木兰能骑得。清晨,秣马备戎装,辞别爹娘,奔赴战场。

  战场上,怒吼的狂风,时时张着巨掌,黄沙满天。南飞的雁阵凌空而过,木兰捡起根根雁翎,对着雁阵大喊:“快把我安然无恙的消息告诉爹娘”。深夜,清冷的月光照着营房,木兰埋头擦拭长剑,接着,她抚剑长吟:“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其中,有无边的愁思,更有对敌寇刻骨的仇恨。好一个木兰女,一腔热血,三分化作柔情,七分吟作剑气。

  “咚咚咚……”万鼓齐鸣,木兰扬鞭策马,剑指敌阵。刹时,声震云天,沙尘扑面,锐利的刀锋刺进肩头,痛彻骨髓,木兰顾不得伤痛,奋勇挥砍。后面的将士们勇气倍增,变成了只只猛虎……敌军主将再次逃脱,可这次他把胳膊留在了战场。烈日下,遍地腥膻,沙面上的骷髅泛起刺眼的白光,空中翱翔的秃鹫凄厉地叫着,让人毛骨悚然,这声音,木兰一听就是十几年。

  一柄长剑,满身豪气,无数军功,换回大好河山,敌寇再也不敢越雁门关半步。返乡的木兰眼光蒙眬,故乡恍若隔世,放眼家乡,风光旖旎,亲人来迎。十几年前的记忆重新被唤起,亲切的乡音愈来愈近。木兰静静地站在老屋前,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深情的呼唤:我回来了!回来了!父母老泪纵横,姐姐回屋梳妆,小弟磨刀宰羊。屋中的一切是那么陌生,又是那么熟悉。换好女儿妆,出门看伙伴,伙伴们目瞪口呆,继而大笑,一片笑声中,木兰俊秀的面庞上飞起了两朵红云。

  伙伴们禁不住齐声赞:“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妹妹真是巾帼英雄啊!”

  点评:小作者通过木兰辞乡、上战场、回乡三幅画卷构思文章,塑造了一个孝敬父母、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形象。主题与原文一脉相承,并增添了花木兰驯服烈马、战地思亲、战场厮杀和会见伙伴等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让木兰身上更多了几分威武的英雄之气和细腻的女儿情态。“谁说女子不如男”作为题目,并在文中反复出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指导教师:于连凤)

看了 《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