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今夫蜀,西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回答 1-5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 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 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 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予,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 ! 臣请 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 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 完也。”惠王曰:“善 ! 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 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 诸侯。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用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兵劳众                                     弊:使……疲惫

    B .臣请 其故                              谒:拜见

    C .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                相:担任相

    D .秦益强富厚, 诸侯                       轻:轻视

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以 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         ②寿毕,请以剑舞, 击沛公于坐

    B .①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 又有禁暴正乱之名②君子博学 日参省乎己

    C .① 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旌其所为

    D .①不如伐蜀 完也                          ②蚓无爪牙 利,筋骨之强

3 .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说明司马错伐蜀而不伐韩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②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③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④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

    ⑤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                 ⑥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4 .下列有关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秦国的攻伐对象应该是蜀还是韩的问题上,张仪与司马错的意见针锋相对,秦惠王没有采纳张仪的观点,主要是他对张仪“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

B .司马错赞同张仪的有关蜀地位置、地位等的论述,但他比张仪分析得更加透彻,更能看到统一该地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扩地富民,还在于获得舆论支持。

C .司马错认为不能先攻打韩、周,是因为攻打他们会引起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矛盾之中,二是考虑到秦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等的不利因素。

D .战国时代的谋臣大都能言善辩,本文中司马错的语言体现出其朴实无华、见解精辟的特点.透过这些议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谋臣形象。

5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2) 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 B .谒:陈述,说明。

2 . B
. A 项①借助.依靠:②趁机。 B 项连词,表递进。 C 项①介词,把②连词,表目的,来。 D 项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 . C .①②表示张仪不主张伐蜀,⑥是伐蜀的结果。    

4 . A .他对张汉“争名”“争利”的狭隘观点表示反对理解不当。   

5 . (1) 我听说过.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开拓疆土;要想兵力强盛,就必须让人民富足;要想称帝称王,就要广施恩德。

 (2) 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啊,而大王却不去争夺它们.反而去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 ( 战事 ) 。司马错主张攻打蜀国,而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让我听听你们的意见吧。

    张仪回答说:“……蜀国,只是个偏僻的西方小国,是那里一些戎狄部族的首领。我们 ( 即使 ) 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我听说,‘要争名就要在朝廷里争,要争利就要在市场上争。’而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啊,可大王却不去争夺它们,反而去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帝王之业太远了。”

    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过,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开拓疆土;要想兵力强盛,就必须让人民富足;要想称帝称王,就要广施恩德。有了这三方面的条件,帝王之业也就随之而来了。现在大王的地盘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能从较容易的事情做起。那蜀国,确实是个西方的偏僻小国,是戎狄部族的首领,而且他们内部还有像夏桀和商纣统治时发生的那种祸乱。如果让秦国去攻打它,那就好比让豺狼去追赶羊群一样容易。泰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就能扩大领土;得到蜀国的财富足以使我们的百姓富裕;这一仗不需要死伤很多人,却能很快使蜀国顺服。这样我们攻克了一个国家,而天下人却不认为我们残暴;我们得到了蜀国的全部财富,诸侯们却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攻打韩国,威逼天子,这种事名声很坏,而且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 ( 攻伐无罪的韩国 ) 还会落个不义的坏名声,去攻打天下人都不赞成攻打的国家,是很危险的 ! 请让我说明危险的原因吧:周王室是天下各国共同尊崇的王室,齐国是同韩国、周王室结盟的国家。周王室知道自己将要失掉丸鼎,韩国知道自已将丢失三川,它们两国一定会齐心合力,去借助齐国和赵国的办量,并向楚国和魏国请求救兵。如果是周王室把鼎送给楚国,韩国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没法阻拦的。所以我说伐韩攻周是有风险的,不如攻打蜀国稳妥。”秦惠王说:“说得对 ! 我听你的。”

于是,泰国就起兵攻打蜀国,经过 10 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蜀国国君改称蜀侯,泰国又派陈庄去作蜀侯的国相。蜀国既已隶属于秦国,泰国便更加富强起来,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看了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司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果我卖一样东西,公司的销售底价100,然后我以130元卖出,公司给我30元的10%,3元作为提成  2020-04-09 …

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年四季有宾客前去旅游.请写一篇100词左右文章,要点如下:1.杭州位于中国  2020-05-14 …

.下列划线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航天公司早早就将“杨利伟”三个字注了册,使得这群如同闻腥而至  2020-06-17 …

西藏新闻网2010年8月20日报道,徐强经人介绍到拉萨市一建筑工地打工,并与承包工程的建筑公司签订  2020-07-25 …

西瓜是人们钟爱的水果,我市的昌乐以栽培西瓜而闻名.请回答:(1)大棚西瓜栽培时使用农家肥,肥料中的有  2020-11-02 …

好汉的量词为什么用“条”?查查新华字典,上面说“条”是用来表示细长或分项的东西,如“一条绳子”,“一  2020-11-04 …

英语翻译孔子后人,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闻听剃发令奏言:近奉剃头之例,四氏子孙又告庙遵旨剃发,以明归顺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文后的问题。塞外怀古[1]没有到过河西走廊的人总以为河西走廊这个地方怎样的荒凉,  2020-11-2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  2020-12-03 …

英语翻译1.生活中太多的东西是司空见惯的,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特别是离你太近的东西,比如说父母的关怀很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