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献粮救灾的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熹始拜命,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役法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贫,箪瓢屡空,晏如也。诸生之自远而至者,豆饭藜羹,率与之共。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皆行于世。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荒政 :赈济灾荒的措施,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悉厘而革之 厘:整理。 B、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除知南康军 除:授予官职 D、有短朱熹者 短:诋毁,指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所著书皆行于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家境一向贫寒,以至常常断粮,需向别人借贷以维持生活,学生从远方来求教,他只好用豆饭藜汤招待。
C、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只身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朱熹认为圣贤思想学说的传授错误很多,于是他竭尽精力,深入探究圣贤的思想准则。
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甲容器的底面直径为6厘米,里面有13厘米高的水;乙容器的底面直径为9厘米.现在 2020-05-05 …
嗯嗯怕造病句.急问.形容像春节时城市里的热闹可否用如火如荼?好...嗯嗯怕造病句.急问.形容像春节 2020-05-13 …
关于电容原理及冲放电的提问,关于电容冲放电的提问,电容上极板通过开关接电源正极,下极板通过一个电阻 2020-05-21 …
1.一句或一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和在内容上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即怎样分清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什么是内容上 2020-06-09 …
甲容器有65升水,乙容器有35升水,要使甲容器内的水是乙容器的4倍,问乙容器应该倒出多少升水到甲容 2020-06-23 …
懂周易占卜的进来下,关于爻的问题~我现在已经能得到6个爻的数字了,也会画出本卦和变卦后的卦,根据朱 2020-07-03 …
古人读书很讲究方法,大学问家朱熹对此曾作过论述: 2020-07-28 …
疑问代词和疑问形容词的问题,疑问代词和疑问形容词在有系统词BE中区别是不是:疑问代词:后面接的是BE 2020-12-10 …
按要求填空1.大学问家朱熹的四居室可以用来形象地表述写作与生活的关系“,”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 2020-12-23 …
关于英文的形容词……英语有些形容词分形容人或形容物的,如interested和interesting 2021-0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