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褥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语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沐浴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不行动
B.不为 具:准备
C.法当斩 坐:犯罪
D.一二日,何来谒上 居:过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信亦知 出人也远矣
B.虽长大 舍郑以为东道主
C.诸将亡者十数 十五城请易璧
D.非信无所与计事 ,若属皆且为所虏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韩信与众不同的一组是___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
③信仗剑从之 ④次至信,信乃仰视
⑤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⑥能用信,信即留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韩信还是平民的时候,家境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曾经在一位亭长家混饭吃,一吃就是几个月,惹得亭长妻子很不高兴。
B.淮阴有位卖肉的年轻人,认为韩信虽然身材高大并佩带刀剑,却内心胆小,当众欺负韩信,要韩信从他胯下钻过去。
C.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他虽然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但依旧采纳滕公的意见,拜韩信为治粟都尉。
D.萧何追回韩信后,对刘邦说了韩信的长处,并劝说刘邦沐浴斋戒,修筑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___
②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___
③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语境“不得推择为吏”,A项中“不行”应该翻译为“没有品性”.故选A;
(2)A.代词,他的/代词,他们;B.代词,你/连词,表示假设,如果;C.介词,用;D.代词,…的人/音节助词,不翻译.故选C;
(3)①是描写韩信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非与众不同,排除A和C;③是韩信持剑追随项梁.也不是“与众不同”,排除D;⑥这是萧何说的话.故选B;
(4)C项中“知人善任”错,刘邦任用韩信,并不是刘邦了解韩信,而是采纳滕公的意见,且“没有发现韩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应该是在任用韩信之后的事.故选C;
(5)①要点:“数”解释为“多次、屡次”;“奇”解释为“以…为奇,认为…奇特”;“亡”解释为“逃跑”“以闻”解释为“‘以之闻’的省略,让刘邦知道”;“自”解释为“亲自”;
②要点:“东”解释为“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东”;“安…乎”解释为“怎么…呢”;
③要点:“至”解释为“等到”;“乃”解释为“副词,竟然”;“一”解释为“全部,整个”.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①韩信多次和萧何交流,萧何认为他很奇特.到了南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这件事告诉刘邦,亲自去追韩信了.
②我也想向东扩展,怎么能忧愁苦闷地久居于此呢!
③等到拜大将之时,发现竟然是韩信,全体将士都很吃惊.

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好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就提前做好早饭,端到内室床上去吃.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离去不再回来.
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棉絮,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重重地报答老人家.”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
    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等到项梁率军渡过了淮河,韩信持剑追随他,在项梁部下,却没有名声.项梁战败,又隶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他屡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没有采纳.汉王刘邦入蜀,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汉王.因为没有什么名声,只做了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犯法判处斩刑,同伙十三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说:“汉王不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壮士!”滕公感到他的话不同凡响,见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韩信交谈,很欣赏他,把这事报告汉王,汉王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汉王并没有察觉他有什么出奇超众的才能.
    韩信多次跟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是位奇才.到达南郑,各路将领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几十人.韩信揣测萧何等人已多次向汉王推荐自己,汉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汉王,亲自追赶他.有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恼怒又是高兴.骂萧何道:“你逃跑,为什么?”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赶逃跑的人.”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呢?”回答说:“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各路将领逃跑了几十人,您没去追一个;却去追韩信,是骗人.”萧何说:“那些将领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个人.大王果真要长期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如果一定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没有可以和您计议大事的人了.只看大王怎么决策了.汉王说:“我是要向东发展啊,怎么能够内心苦闷地长期呆在这里呢?”萧何说:“大王决意向东发展,能够重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要逃跑的.”汉王说:“我为了您的缘由,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即使是做将军,韩信一定不肯留下.”汉王说:“任命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要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大王向来对人轻慢,不讲礼节,如今任命大将军就像呼喊小孩儿一样.这就是韩信要离去的原因啊.大王决心要任命他,要选择良辰吉日,亲自斋戒,设置坛场,礼仪要完备才可以呀.”汉王答应了萧何的要求.众将听到要拜大将都很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军了.等到任命大将时,被任命的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感到惊讶.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饮料密度为950kg/m3 放入冰块饮料质量为0.9kg冰质量20g 杯底面积为50m2饮料深度为  2020-05-16 …

某饮料公司对一名员工进行测试以便确定其考评级别.公司准备了两种不同的饮料共5杯,其颜色完全相同,并  2020-06-08 …

英语翻译原文:管宁所居村,井汲者众,时有竞斗.宁乃多买器,置井旁,汲以待之,后不复有竞斗者.邻有牛  2020-06-17 …

中医中的阴阳学说为何五脏为阴六腑为阳?理说六腑应为五脏之物质基础,受盛水谷,而物质属阴,为何六腑却  2020-06-18 …

如图一个装有半瓶饮料的饮料瓶中,饮料的高度为20cm,饮料瓶倒过来放置,饮料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c  2020-07-22 …

阴阳论最有可能源于什么现象.个人在理论上有点无法确定“阴阳对立,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中有阳,阳中有  2020-11-24 …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句子。1.母亲看天上布满阴云。知道要来台风了。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句子。1.母亲看天  2020-11-26 …

中国古语中阴阳何解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古语中万物皆以阴阳而定,可是该如何理解阴阳?何  2020-12-07 …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一般认为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  2020-12-08 …

饮茶有益于健康,但“饮茗不与四时同”。一般认为春饮花茶长精神,夏饮绿茶身清凉,秋饮青茶可润燥,冬饮红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