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赠黎安二生序[宋]曾巩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赠黎安二生序
[宋]曾巩
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 ,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称:称呼。
B.盖将解惑于里人解:解除。
C.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言:字。
D.知信乎古信:相信。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不可极者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
B.请予言以为赠
赵亦盛设兵 待秦
C.生与安生 学于斯文
愿伯具言臣 不敢倍德也
D.此予所以困于今 不自知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慎取之也
小题3:下面对这篇赠序的分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文眼”即为“迂阔”二字,全文议论紧紧围绕“迂阔”二字展开。
B.文章首段极力铺陈藻饰黎安二生文才,正是为了说明后面的“不迂”,从而显示世俗的谬误。
C.作者行文的意图是表明对世人讥笑的这种“迂阔”,自己是矢志不渝的。
D.本文也是作者为自己的怀才不遇而写的,议论咄咄逼人,心中愤懑一泻无遗。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谓 予 之 迂 为 善 则 其 患 若 此 谓 为 不 善 则 有 以 合 乎 世 必 违乎 古 有 以
同 乎 俗 必 离 乎 道 矣。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2)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
(3)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小题5:
(1)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2)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
(3)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段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2020-06-09 …

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划线句。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  2020-06-2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辊能语其要。程氏读东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部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阅读下  2020-11-04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  2020-11-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  2020-11-04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阅  20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