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第二首寻隐者不遇古诗似乎看到了什么

题目详情
第二首寻隐者不遇 古诗似乎看到了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寻隐者不遇】作者:贾岛
内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处】:唐五代-贾岛
注释:
[1]寻隐者:寻访隐居在山路山中的人.本诗一作孙革诗,题为《访羊尊师》,无根据.
[2]松下:指隐者居住的地方.童子:男孩,隐者的徒弟.
[3]言:说.
[4]处:去处.
解译;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的行踪.
赏析: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练;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看了 第二首寻隐者不遇古诗似乎看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2020-05-14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2020-05-14 …

秋思的问题.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亲切怀念.作者借助日常生活中看似寻常  2020-05-23 …

繁星春水第二首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赏析是什么?第六首镜子—对面照着  2020-06-12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6题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宜城酒泛  2020-06-27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  2020-07-12 …

要用到杨辉三角如图,它满足(1)第n行首尾两数均为n表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则第n行(n>=2)  2020-07-23 …

《秋思》这首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  2020-11-29 …

一些语文题一,诗词填空。1看似寻常最奇崛()2()春风送暖入屠苏3唐代韩愈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  2020-12-07 …

(2010•沈阳模拟)如图,它满足:(1)第n行首尾两数均为n;(2)图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则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