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英语翻译21.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23.一张一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21.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小弟我 再 这
21.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小弟我 再 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21.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修光明大道前必先修身
用法:致言欲成大事者时所用谏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用法:在礼节上该有往来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说话必须有信用,做事必须有结果.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用法:年龄层应该有哪种做人该达到的境界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要说不知道.实事求是,才是明智的行为.
修光明大道前必先修身
用法:致言欲成大事者时所用谏语
2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礼要有来有往送礼不回礼不礼貌收礼不送礼也是不礼貌的行为.用法:在礼节上该有往来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4.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说话必须有信用,做事必须有结果.
2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用法:年龄层应该有哪种做人该达到的境界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要说不知道.实事求是,才是明智的行为.
看了 英语翻译21.欲明明德于天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到底是不是君子?孔子从品德上来说做到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但是 2020-04-0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广德湖记[宋]曾巩鄞县张侯①图其县广德湖,而以书遗予曰:愿有记。盖湖之 2020-05-16 …
《观德亭记》全文翻译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 2020-06-17 …
娄师德身长八尺,方口博唇,为人宽厚,深沉有度量,即使冒犯他也不计较.一次他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师德 2020-06-29 …
人的一生中有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大德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题。广德湖记[宋]曾巩鄞县张侯①图其县广德湖,而以书遗予曰:愿有记。盖 2020-07-26 …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2020-07-28 …
儒家经典《大学》中有一段论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 2020-11-14 …
有一位女生在《道德周记》中给班主任写到自己对容貌的自卑,班主任在其周记批语中写到“容貌不好,可以因自 2020-11-14 …
关于大德方面的名言大德是指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国家民族而牺牲自己,甚至为了全人类的利益而献身,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