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兰亭集序王羲之中作者因何而痛?这种痛是什么痛?

题目详情
兰亭集序王羲之中作者因何而痛?这种痛是什么痛?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晋朝司马氏当政,司马氏性情残暴,治世无道,这是背景,而作者的悲大多由此而发.
  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不甘为朝廷所用,就以悠游于山间为乐,也有风流晋朝多名士之说.而这些名士之中竹林七贤是代表,举阮籍为例,这个人狂放自大,整天喜游于山间,有时候坐在马车上任凭马车在山间疾走,到了傍晚大声放哭而回家.
  由于世间无道皇帝昏庸,这些文人内心的苦闷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身怀才能却不愿躬身于朝廷.
  在这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悲同这个并无二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其实在当时那个时候人跟人之间的说话都要悄悄在一间小房间里面说话,怕有人窃听,做人做事都十分谨慎.而放浪形骸其实也并不是某些人希望的生活,只是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然而这样的生活很快就消逝,“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作者不敢直内心对当世的愤懑,只能借助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
看了 兰亭集序王羲之中作者因何而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写错了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2020-04-27 …

三、阅读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2020-06-11 …

英语翻译沧州一带海滨,煮盐之地,谓之灶炮.袤延数百里,并斥卤不可耕种.荒草粘天,略如塞外,故狼多窟  2020-06-21 …

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2020-06-22 …

穆公亡马秦穆公①亡马,岐下②野人③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  2020-07-01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  2020-11-08 …

请填一下下面的古诗句,括号里的.1.士不可以不弘毅()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2020-12-14 …

将下面一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  2020-12-17 …

穆公亡马秦穆公①亡马,岐下②野人③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  2020-12-1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穆公亡马秦穆公亡马,歧下①野人②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