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流放出生命的精彩》,完成下题。流放出生命的精彩杨晓雷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

题目详情

阅读《流放出生命的精彩》,完成下题。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杨晓雷

  ①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

  ②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撼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③林则徐是在年近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烟云,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钦衔”赴浙江军营效力、革去“四品钦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林则徐在西安大病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

  ④林则徐足足走了四个月才到伊犁。途经兰州、嘉峪关、玉门关,星星峡、哈密、阜康、乌鲁木齐等地。出了玉门关,便是赤地千里、茫茫无际的塞外荒漠、戈壁。北方冰天雪地的严冬,林则徐的马车常常陷进雪坑。“沙砾当途太不平,劳薪顽铁日交争,车箱簸似箕中粟,愁听隆隆乱石声。”“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林则徐在西戌途中所作的这两首诗,可略见林则徐赴伊犁时的情形。

  ⑤在流放伊犁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的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勘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

  ⑦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1)

作者来到伊犁内心“震撼和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的标题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请你整合文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流放”一词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

(2)“生命的精彩”包括哪些具体情节?林则徐生命的最精彩之处可用文中哪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三、四段具体描写林则徐被贬的经过和远赴伊犁的艰辛过程,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第6节中林则徐显示出的人生态度可以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________。

(5)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以参观纪念馆为线索,概括描写了林则徐坎坷的人生经历,赞美了林则徐忍辱负重的高尚情操,读来感人至深。

B.

说到林则徐,人们往往想到虎门,却很少人想到伊犁,主要是因为虎门交通发达,而伊犁位置更僻远,游览参观的人少些,更多的人不了解与此有关的历史。

C.

林则徐“因大功获重罪”的千古奇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帝王的昏庸,封建帝国的腐朽黑暗。

D.

文章以交代作者的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则徐的流放经历,最后以议论、抒情作结,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5.C;
解析:
(1) 我到伊犁进一步了解了林则徐的风雨人生,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体会到了他伟大而宝贵的英雄本色与人格魅力,而正是这种精神,引起了作者的震撼和感动。 (2)   (1)①(林则徐)被贬官,发配到伊犁。②(林则徐被流放的经历更)显现了他的意志品质和人格精神。   (2)①林则徐虎门硝烟,大振国威。②面对厄运,林则徐镇静坦然、慷慨悲歌。③林则徐在流放期间兴修水利,开荒屯田。句子: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第7节最后一句)。 (3) 目的是以人物所处的恶劣环境与他的高洁品格形成对比,更显示出林则徐的意志品格和人格魅力,从而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看了 阅读《流放出生命的精彩》,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倪云林有洁癖倪云林洁病,自古所无.晚年避乱光福徐氏.一日,同游西山,偶饮七宝泉,爱其美,徐命人日汲  2020-06-21 …

两地相距十千米,贾,2小时走完伊三小时走完,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全程的几分之几?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22分)高高青冈树徐乘林公故迹何处寻?惠远城内草深深。巍魏青冈迎风立,  2020-07-01 …

生命的伊始是怎样的...每个人动物以及于植物都是一个生命可是生命是如何起源和产生的  2020-07-08 …

“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据此孙中山强调通过一次革命完  2020-07-11 …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A.林则徐充军伊犁  2020-12-16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把每一个黎明当做生命的伊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2021-01-13 …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2021-02-01 …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  2021-02-01 …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