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政治-->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薄木板被一个受轻质杆约束于光滑轴O上的质量为m的重球压住不动。已知重球半径为R,重球球心C到光滑轴O之间的距离也为L,且轻质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薄木板被一个受轻质杆约束于光滑轴O上的质量为m的重球压住不动。已知重球半径为R,重球球心C到光滑轴O之间的距离也为L,且轻质杆也沿斜面方向(与斜面平行)。现缓缓增大斜面倾角θ,当θ增至30°时,薄木板刚好滑动,随后将θ突然增至45°且保持不变。求:
(1)重球与薄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在θ=45°情况下,薄木板从重球之下滑出所用的时间t;
(3)在θ=45°情况下,薄木板从重球之下刚刚滑出时的瞬时速度
。____

(2)在θ=45°情况下,薄木板从重球之下滑出所用的时间t;
(3)在θ=45°情况下,薄木板从重球之下刚刚滑出时的瞬时速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分析】以球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后发现摩擦力对球有一个转动效果,所以可以O点为转动轴,列出力矩平衡表达式,则可求出当θ=30°时所受到的摩擦力,由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出动摩擦因数。
\n当θ=45°时,木板受力不再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木板下滑的加速度,求得后发现该加速度为一定值,所以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得木板滑出时所用的时间以及刚滑出时的速度。
\n当θ=45°时,木板受力不再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木板下滑的加速度,求得后发现该加速度为一定值,所以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即可求得木板滑出时所用的时间以及刚滑出时的速度。
以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到的作用力如下图所示:
以O为转动轴,由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n mgLcosθ=NL+fR ①
\n(1)当θ=30°时,薄木板恰好滑动,即受到球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恰好平衡,而球对木板的摩擦力与球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
\n f=Mgsin30° ②
\n由①②式可得重球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n
\n(2)当θ=45°时,薄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薄木板与球之间是滑动摩擦,则f=µN,将它代入①式可得:
\n
\n对于薄木板,在平行于斜面方向受到重力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滑动摩擦力,
\n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 Mgsin45°-f=Ma
\n所以:
\n
\n根据运动学知识可得薄木板从重球之下滑出所用的时间:
\n
\n(3)薄木板从重球滑出的速度:
\n

\n mgLcosθ=NL+fR ①
\n(1)当θ=30°时,薄木板恰好滑动,即受到球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恰好平衡,而球对木板的摩擦力与球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
\n f=Mgsin30° ②
\n由①②式可得重球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n

\n(2)当θ=45°时,薄木板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薄木板与球之间是滑动摩擦,则f=µN,将它代入①式可得:
\n

\n对于薄木板,在平行于斜面方向受到重力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滑动摩擦力,
\n因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n Mgsin45°-f=Ma
\n所以:
\n

\n根据运动学知识可得薄木板从重球之下滑出所用的时间:
\n

\n(3)薄木板从重球滑出的速度:
\n

【点评】本题中动摩擦因数的求解为难点,之后判断木板的运动性质是求解的关键。
\n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通过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木板的加速度是本题的题眼所在。
\n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通过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木板的加速度是本题的题眼所在。
看了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定义:曲线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曲线C到直线的l距离.则曲线C:x2+(y+4)2=2 2020-05-15 …
已知点P(2,-1),求过点P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l的方程答案利用的是过点P与直线OP垂直时,原 2020-05-15 …
A.B两村相距10km,筑一条笔直的路l,使A.B到l的距离分别是6km和4km.能设计多少条路已 2020-05-20 …
关于电子在离开偏转电极后的运动电子在荧光屏上的侧移距离公式y'=tanφ(L'+L/2)这个公式是 2020-06-20 …
双曲线(a>1,b>0)的焦距为2c,直线l过点(a,0)和(0,b),且点(1,0)到直线l的距 2020-07-21 …
如图,给定一个半径长为2的圆,圆心O到水平直线l的距离为d,即OM=d.我们把圆上到直线l的距离等 2020-07-24 …
如图,给定一个半径长为2的圆,圆心O到水平直线l的距离为d,即OM=d.我们把圆上到直线l的距离等 2020-07-24 …
如图,在铁路L的同侧有A、B两村庄,已知A庄到L的距离AC=15km,B庄到L的距离BD=10km 2020-07-27 …
求动点P到动直线的距离最小值当k在实数集中变化时,求动点p(1,-k^2)到动点l:x-y+k=0的 2020-11-03 …
点A点B所在直线垂直于直线L,且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为2,点B到直线L的距离为4,求线段AB的中点到直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