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问些科学问题1.有一杯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蔗糖饱和溶液,蒸发了10克水后(假设温度不变,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3.9克),会有克蔗糖析出(不含结晶水).2.t℃时,A物质的溶液,第一

题目详情
问些科学问题
1.有一杯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蔗糖饱和溶液,蒸发了10克水后(假设温度不变,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3.9克),会有______克蔗糖析出(不含结晶水).
2.t℃时,A物质的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没有晶体析出;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克水,结果析出2克A;第三次再恒温蒸发掉10克水,又有晶体析出.下列有关第三次析出晶体的质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大于2克 B.等于2克 C.小于2克 D.大于或等于2克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为溶解度(克),横坐标为温度(℃),其中三者在纵坐标上的溶解度曲线的起始点最高为乙,其次是甲、丙,但甲的曲线受温度影响较大,其次是乙与丙,在三条曲线之间有一点M,在M所对应的温度,M所对应的丙上的点在M点下,而甲乙的对应的点在M点上面.
问:M点时,溶液达到饱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若甲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丙物质,除去丙物质的最好方法是( )(丙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不大,甲的溶解度曲线则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大)
A.蒸发 B.降温 C.过滤 D.升温
若大家看不懂第3道题,很难想象出图来,大家可以看看原始题目,原始题目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科学《导学导练》第47页,A组第9大题.本人只求分析和过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个问题,10g水在饱和的情况下能溶解多少糖?这就是第一题的答案!
第二题,第一次蒸发掉10g水,没析出晶体说明第二次蒸发前溶液可能还没有饱和,那么第二次析出2g,有可能10g水在饱和的情况下溶解2ga,也可能多余2g,但可以知道第三次前溶液已经饱和了!所以第三次洗出的晶体大于等于2g
第三个问题设m点时,对应的温度为t,溶质mg,那么在t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大于m,所以甲乙都不饱和!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丙的少,降温时,甲会大量析出,而丙因为量少,而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留在溶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