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果蝇是遗传学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染色体组如图所示.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Ⅳ-三体)或少一条(Ⅳ-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
题目详情
果蝇是遗传学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染色体组如图所示.如果Ⅳ号染色体多一条(这样的个体称为Ⅳ-三体)或少一条(Ⅳ-单体)均能正常生活,而且可以繁殖后代.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分析,单体果蝇形成属于___,要确定该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需对其进行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
(2)正常的雄果蝇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___.
(3)野生型果蝇(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注:实验中的亲本无眼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①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②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三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等于___,选择子一代中的Ⅳ-三体雌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雄果蝇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配子不作要求).

(1)从变异类型分析,单体果蝇形成属于___,要确定该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的全貌,需对其进行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
(2)正常的雄果蝇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Y染色体的数目是___.
(3)野生型果蝇(EE)经基因突变可形成无眼果蝇(ee),该等位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注:实验中的亲本无眼果蝇染色体组成均正常)
①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单体果蝇杂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
②将无眼果蝇与野生型Ⅳ-三体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三体等于___,选择子一代中的Ⅳ-三体雌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雄果蝇测交,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测交过程(配子不作要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单体果蝇缺失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2)由于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还可能是2个
(3)①无眼果蝇基因型是ee,野生型Ⅳ-单体果蝇基因型是E,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Ee和e,表现型是野生型和无眼,比例为1:1;
②野生型Ⅳ-三体果蝇基因型是EEE,与无眼果蝇杂交,杂代基因型是EEe和Ee,正常与三体比例为1:1.遗传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变异
(2)0、1、2
(3)①野生型:无眼=1:1 ②1:1
(2)由于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还可能是2个
(3)①无眼果蝇基因型是ee,野生型Ⅳ-单体果蝇基因型是E,二者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Ee和e,表现型是野生型和无眼,比例为1:1;
②野生型Ⅳ-三体果蝇基因型是EEE,与无眼果蝇杂交,杂代基因型是EEe和Ee,正常与三体比例为1:1.遗传图解见答案.
故答案为:
(1)染色体数目变异
(2)0、1、2
(3)①野生型:无眼=1:1 ②1:1

看了 果蝇是遗传学最常用的材料之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物体从楼顶自由下落到h1时,在距离楼顶h2处有一物体也开始下落,如...一物体从楼顶自由下落到h1 2020-03-31 …
求解一道表面积变化的应用题.一个正方体,如果将它高增加4CM,就成为一个长方体,且表面积增加8.0 2020-04-27 …
将质量为0.15×10-3千克的物体A放入水中,如图11(a)所示,物体A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水中.( 2020-04-27 …
一个物体如果能对另一个物体做功,那么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那如果是人手里拿着一个物体去对另一个物体做 2020-05-13 …
单位的具体表达是怎样的?如斤有多重啊,1斤=那个物体1亩=那个物体1公里=那个物体如一个鸡蛋是多少 2020-05-14 …
1.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之和是72立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多少 2020-05-21 …
取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过从此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的中点作截面,依次进行下去,对正方体的所有顶点 2020-06-14 …
按比例分配问题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如果将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宽高的比为4:3:2 2020-06-15 …
某人用锤子敲打一物体,每一秒敲两下.另一个人恰在看到他举锤到最高点时听到声音.某人用锤子敲打一物体 2020-06-27 …
数学问题(体积)一个长方体,如果宽增加2厘米,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同时体积也增加72立方厘米,求原 20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