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注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1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注】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
15.请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16.这首诗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相关诗句内容进行赏析。
15.访友不遇的伤感。孟浩然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可不见流放中的友人,顿生伤感之情;对友人被贬的愤愤不平。才子竟遭流放,何况流放之人还是自己的挚友,因此心中不平;对友人的思念牵挂。流放之地梅花再好,怎及留居北地的故乡呢!
16.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全诗四句中有两处对比。人的对比:洛阳才子与岭南流人对比。袁拾遗身为“才子”,理当被朝廷重用,却被贬他乡,沦为“流人”,其过人的才能与恶劣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委婉表达出对当时“才人”被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而不露,引人深思。地方的对比:梅花早放的南方虽美,但还是不如春天的北国。一扬一抑,增强了诗的波澜,更见对朋友的思念挂念之情的深挚。
【解析】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标题及诗歌中关键词分析作答。“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表现出了诗人去拜访袁拾遗却没有遇到,显然内心是伤感的;由“才子”“流人”可得出作者对友人的流放被贬愤愤不平;以“梅花”“北地春”做对比,表现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综合起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积累的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结合着这首诗歌中的关键语句,从其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读后可知,这首诗歌中,由“才子” “流人” “南方梅花”“北地春”等关键词可得出对比的表现手法,根据诗歌内容及主旨可得出诗人通过对比来突出自己对友人被贬流放的不平及牵挂担忧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各位网友晚上好!有哪位高人能将我括号里的文字帮我翻译成英文,谢谢!(想你的夜:老婆是瓜,情人是花, 2020-06-03 …
昭君怨①辛弃疾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 2020-06-09 …
阅读《寻面记》,完成问题。寻面记①童年一碗面,魂牵梦绕40年。②人说北方面条南方米饭,生为地道的南 2020-06-19 …
英语翻译《想念》若相逢,宛如初见,细柳青风桃花面,偏昨日已成非尘缘难续.人争悠远,曾忆否,斜阳古渡 2020-06-21 …
求一篇人生题材的作文下面是给的一段话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得对我的确没你漂亮可是我知道任何一 2020-07-03 …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 2020-07-23 …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1.冷面和花面各指什么说的?2.为什么说春天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3.满堂叶黯花残 2020-11-06 …
语文综合性学习:(3分)“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 2020-11-15 …
毛泽东曾就解放战争时期的某一次战役指出:“……为南部战线空前大战役,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 2020-12-04 …
阅读下面文段,选出修辞赏析恰当的一项()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