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从军行隋·明余庆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①,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注: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从 军 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①,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②。 注:①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 ②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首句“三边烽乱惊”有版本将“惊”写作“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3分) (2)有人说这首诗很好地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隋边塞诗中特有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你的理由。(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用“惊”好,“惊”是“惊扰”“惊动”之意(1分),写出敌人来势汹汹(1分),① 一方面引出下文的我军的英勇抵抗(“十万且横行”) ,② 同时敌人的疯狂进攻与后面我军的沉着应战形成对照,也反衬我军的英勇无畏。 (①②答对任意一点给1分)而“警”为预警,只写出了烽火报告军情这一事实。(这点不答也不另扣分) 如果答“警”好,能言之成理,也酌情给分 (2)同意(1分)“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可看出本诗 意境开阔 ,状写行军作战 气势雄浑。 (点出意境开阔,或气势雄浑占1分)。内容主要表现 隋军军容强盛 与 战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 展望隋军胜利的前景 。(内容答出其中两点就可)(占1分),格调昂扬向上。(占1分)。确实体现了一种“大国之气”“强国之音”。 |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作品思想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诗歌赏析】 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善为诗。仕隋官至司门郎。越王侗称制,为国子祭酒。这首诗的大意是:边关烽火四起,敌情汹汹,我军派出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奔赴前线。士兵们摆出威力无穷的“常山阵法”,以风卷残云之势扑向敌阵,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在军纪严明的隋军军营里响起。深宵清冷的月色下,凛冽的寒风中,守卫的士兵彻夜不眠,士兵刀剑上霜花闪闪。我们一定能象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得战争的胜利,到时候也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其中“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是名句,“弓月”为新月,此句写出了边塞的苦寒、隋军军纪之严明,突现士兵保家卫国的豪情。 |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隋诗,然后回答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图一是重庆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它以“双重喜庆”为创作主题,两个欢乐喜悦的人,组成一个“庆”字 2020-05-13 …
某中学为筹备校庆活动,准备印制一批校庆纪念册,某中学为筹备校庆活动,准备印制一批校庆纪念册.该纪念 2020-06-17 …
直辖市之一的重庆,发展的速度是不容置疑的.很多人把重庆作为旅游的首选之地.“不览夜景,未到重庆”. 2020-06-19 …
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分子数变化曲线图,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顺序已打乱),请 2020-06-19 …
一月一日儿童节开心地站六月一日教师节笔直地笑五月一日国庆节小心地移九月十日元旦仔细地 2020-08-03 …
(2012•迪庆州模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动物受伤后,会用舌头舔自己受伤的部位,能起到一定的消炎 2020-11-03 …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三河镇大捷②天京变乱③安庆陷落④天京陷落A.①②③④B.②① 2020-11-12 …
写出相应的成语不可想象,不能理解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形容来的很晚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难之中毫无 2020-12-01 …
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一个细胞中的DNA(不含细胞质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 2021-01-04 …
有带“绿”"庆"的成语或者对称的句子,要向好的意思.可以前面一句带绿,后面一句带庆字有带“绿”"庆"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