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材料三 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材料一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
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材料三 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制;第二,行政事务分为决策类与执行类,实行两官分途而治。--摘编自秦勃《两官分途下的西方文官制度:挑战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可以得出变化是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明初南方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统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
(2)本小问的异同,对比材料一、二、三可知,相同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不同点是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本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依据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
原因:明初南方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统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
(2)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
异: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认识: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
(2)本小问的异同,对比材料一、二、三可知,相同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不同点是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本小问的认识,属于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依据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
故答案为:
(1)变化:从统一科考改为南北分榜科考(或曰分南北取士).
原因:明初南方经济文化处于领先地位,统一科考有利于南方士子而不利于北方;明初统治者力图笼络士人,巩固统治秩序.
(2)同: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
异:中国是为了维护专制集权统治;英国是为了实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3)认识:选官制度应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适当兼顾地区差异;注意借鉴学习别国经验;根据国情和时局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与创新等.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能够作为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一片竹林中的所有竹子C.一杯水中下列能 2020-04-27 …
一棵斜长的榆树中的对比句小河宽宽的.小河深深的.小河上没有桥,从来没有桥.所以,河两岸的动物们,也 2020-04-27 …
森林就像一座大水库,可以帮助我们挡住汹涌的洪水,森林就像,可以,森林可以森林就像一座大水库,可以帮 2020-05-23 …
一道科学问题1.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草本植物可 2020-06-21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草本植物可以称为一个种群B.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 2020-06-21 …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的有.①一个池塘里所有的蝌蚪②一片森林中所有的鸟③一块农田中所有的野草④一个学校里 2020-07-03 …
下面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里所有的树木和所有的动物B.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水草和 2020-11-03 …
如图所示一个园林的规划图,其中正方形的3/4是草地,圆的6/7是竹林.(完整的体在下面的补充说明中) 2020-12-01 …
在一所林区中学,生物老师带领该校学生,对学校附近的栎树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鸟类调查.调查资料和数据见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