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  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处罚,罚值日,实在不行,规定一次罚5元。学习委员:同学之间应该互助互爱,不能采取粗暴的做法。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位历史人物的言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3)战国时期,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孔子教导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他的核心思想是提出了“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材料二中的劳动委员主张重罚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行为,符合法家的主张,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班长主张对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行为说服教育,符合儒家的思想主张,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生活委员主张对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行为顺其自然,符合道家的主张,道家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故活动主题可以确定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阶段,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形成.
故答案为:
(1)孔子;仁.
(2)法家;墨家;道家.
(3)百家争鸣;社会变革(奴隶社会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
看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  2020-06-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  2020-06-27 …

1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  2020-06-29 …

1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  2020-06-3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5题。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  2020-07-0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人之生,固小人,又以遇乱世  2020-07-13 …

学习、借鉴和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