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文后题目。(10分)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节选,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朝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2分) 忿 恚 尉( ) 恚: 以头 抢 地耳 抢: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小题4:甲、乙两段都是史学家写的人物传记节选,甲段节选自西汉史学家 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 ;乙段则节选自西汉史学家 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 》 。两段文字都重点通过 语言描写 塑造人物形象,甲段塑造了 善于洞察时局和组织领导的农民起义领袖陈涉 ;乙段塑造了 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外交家唐雎 。(2分) 小题5: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2分) (1)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多不胜数,有许多提出了符合大多数人意愿的口号。请你仿照示例,再列举两例。 示例: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列举:① ②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恚:使----恼怒 抢:撞 小题1:C 小题1: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小题1:司马迁 史记 刘向 战国策 小题1:(1)(2)凛然不惧,针锋相对,并以“士怒”的例子以自比,这体现了他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和完成使命的责任感。 |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恚”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或用法的能力。A、代词,的。B、士兵,普通人。C、用,用。D、将士,总共。经分析,选D。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宁为难道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巨著,对中国后世的史学和文学影响深远。《史记》诞生于公元前1世纪中国西汉时候,它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史记》是中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同时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所写的口号,只要能够体现农民起义的口号即可。示例:(东汉)黄巾起义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宋)王小波、李顺起义 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宋)钟相扬么起义 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元末农民起义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明末)李自成起义 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
看了 阅读文言文《陈涉世家》《唐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2)见 2020-06-17 …
文言文阅读。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 2020-06-18 …
、甲、乙、丙三个同乡因盗窃嫌疑被公安机关询问.侦察员先询问了甲,因甲讲的是地方方言,侦察员听不懂. 2020-06-20 …
翻译下面文言文子问公叔文子⑴于公明贾⑵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⑶告者 2020-06-29 …
翻译下面文言文子问公叔文子⑴于公明贾⑵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⑶告者 2020-06-29 …
无水硫酸钠干燥甲苯后,抽滤的无水硫酸钠再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淋洗,后合并!是不是起不到脱水干燥的效果 2020-07-0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甲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 2020-07-14 …
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 2020-11-03 …
--------------,不可言传.()首()步()花()叶还有几道数学题:1、甲绳和乙绳总长为 2020-11-23 …
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个人只会英、法、德、汉四种语言中的两种.没有一种语言大家都会,但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