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蔡邕①列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
|
(1) | 爨:做饭。 |
(2) | A项,在;B项,却/而且;C项,同“已”,已经/因为;D项,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
(3) | 蔡邕对董卓被杀没有不满之情。 |
(4) | 答案:(1)参考答案:蔡邕天性极为孝顺,他的母亲生病三年期间,蔡邕除了寒暑换季,不曾脱过衣服,没有睡过好觉的时间有七旬之久。 解析:注意“笃”“自非”“解襟带”的意义。 (2)参考答案:蔡邕认为儒家经典距离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了,文字有很多错误,庸俗的儒家学者穿凿附会,会耽误后学者。 解析:注意“以”“去”“谬”“穿凿”的意义。 (3)参考答案: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地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 解析:注意“为……所”“宗”“遽”的意义。 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今河南开封东南)人。蔡邕天性极为孝顺,他的母亲生病三年期间,蔡邕除了寒暑换季,不曾脱过衣服,没有睡过好觉的时间有七旬之久。母亲去世后,他在坟墓旁筑庐守孝,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 建宁三年,被征召到司徒桥玄府中为官。朝廷征召他并授予郎中的职务,让他在东观校对典籍。蔡邕认为儒家经典距离圣人初创之时已经久远了,文字有很多错误,庸俗的儒家学者穿凿附会,会耽误后学者。熹平四年,他就上奏请求校正勘定《六经》上的文字。灵帝批准了他,蔡邕就自在石碑上用朱砂书写,然后让工匠镌刻并在太学门外树立起来。于是后儒晚学,都能获取校正的书籍了。到石碑开始立起的时候,那些观看及临摹的人,每天往来的车辆有一千多辆,车辆挤满了大街小巷。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块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块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人们把这个琴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地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它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从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琴师啊。”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声很高,就征召他,他称病不去。董卓严令州郡举荐蔡邕到司空府,蔡邕没有办法,只好到任担任了祭酒,很被董卓敬重。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很好地对待他。董卓被杀的时候,蔡邕在司徒王允的座旁,流露出了对董卓被杀的叹息。王允就逮捕他并叫廷尉治罪。士大夫中很多人想救他,不能成功。蔡邕就死在狱中,当时六十一岁。官员儒生没有不流泪的。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蔡邕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 2020-06-1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2020-07-01 …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第小题。蔡邕列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 2020-07-13 …
带寐的故事成语各两个,我现等古诗!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蔡邕①列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 2020-07-1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蔡邕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 2020-11-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 2020-11-1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蔡邕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