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治国方略,根据材料“民本,法也.…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得出厉行法治;根据材料“…故善治者,刑…故不赏善而民善.”得出严刑峻法.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方略,根据材料“盖君子之为政,立…则日亦不足矣.”得出立善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组太学、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培养变法人才.
故答案为:
(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020-06-12 …

《孔子家语》节选与善人居,如入之芝兰之室,.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与善人居,如入之芝兰之室,久而  2020-06-20 …

《道德经》又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圣人在天下  2020-06-27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文章的名字?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  2020-07-04 …

君子慎其所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宝,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2020-07-07 …

1872年创办的《申报》载: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情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下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  2020-07-12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  2020-11-07 …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及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2020-11-08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  2020-12-21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