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治国方略,根据材料“民本,法也.…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得出厉行法治;根据材料“…故善治者,刑…故不赏善而民善.”得出严刑峻法.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方略,根据材料“盖君子之为政,立…则日亦不足矣.”得出立善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组太学、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培养变法人才.
故答案为:
(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
(2)第一小问方略,根据材料“盖君子之为政,立…则日亦不足矣.”得出立善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组太学、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培养变法人才.
故答案为:
(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今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 2020-06-1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 2020-06-17 …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 2020-06-18 …
英语翻译中国拥有13亿人口,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以人为本”是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 2020-07-01 …
赏析刘安《淮南子·食者民之本也》节录,先读懂原文,再筛选有用信息,回答问题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 2020-07-02 …
英语翻译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今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 2020-07-05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 2020-07-14 …
各国文化习俗不同,也各国文化习俗不同,也表现在赠礼方式各有不同.中国人送礼成双,日本人则避偶就奇, 2020-07-25 …
寡人之于国也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和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020-07-28 …
张之洞曾说:“今日五洲各国之交际,小国与大国交不同,西国与中国交又不同。即如进口税,主人为政,中国不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