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

题目详情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治国方略,根据材料“民本,法也.…而无使法必行之法.”得出厉行法治;根据材料“…故善治者,刑…故不赏善而民善.”得出严刑峻法.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方略,根据材料“盖君子之为政,立…则日亦不足矣.”得出立善法.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组太学、以《三经新义》为教材,培养变法人才.
故答案为:
(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唯才用人.
看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民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全文为: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  2020-03-31 …

英语翻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2020-04-25 …

慎独《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①,如好好色②.此之谓自慊③.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  2020-04-27 …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的著是什么意思此谓诚中于中的中式什么意思十木所视,十手所指,  2020-06-22 …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划9处)(4分)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  2020-06-25 …

英语翻译..汗..百度GOOGLE..都查不到...片段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止见  2020-07-02 …

英语翻译《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  2020-07-02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而  2020-07-02 …

《论语十则》中各个“而”的意思╱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而╲择其善  2020-11-24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唐代刘知几的《史通》总结了史传文学的经验,其中说:“爱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