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诗词阅读。题春晚①(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②数点傍林飞。吟③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③吟:诵读诗文。(1

题目详情
古诗词阅读。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注释】①春晚:暮春傍晚。②昏鸦:黄昏时的乌鸦。③吟:诵读诗文。
(1)诗中“”一句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诗人笔下的村野有着的特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可,一般用原诗词中的词语回答即可.花落之时正是暮春时节,作者站在门口远望,远看林子,暮色中倦鸦归巢;谐和静谧.即:吟余小立阑干外.恬淡、静谧中更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答题模式: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即: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气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准确,更形象.
答案:
(1)吟余小立阑干外.恬淡、静谧中更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
译文:
时已晚春,花儿纷纷飘落,有的还扬进了门内,把夕阳的余晖挡在门外.
苍茫暮色中,可以看到几只黄昏时的乌鸦,紧挨着林子飞着.
诗人吟罢诗句在栏杆外放目远望,
望见樵夫渔子,担柴提鱼,一路归来.
看了 古诗词阅读。题春晚①(宋)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嘉善曹六圃廷栋少宰蓼怀之孙隐居不仕自号慈山居士  2020-05-16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妙得冯其庸《三国演义》为我国家喻户晓之古典小说名著,然其成书过程,却经历唐、宋  2020-06-09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君子固穷文质彬彬踌躇满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B.为渊驱鱼游刃  2020-06-17 …

文颐和晕倒男用法文都说的什么啊?有哪位大神麻烦翻译翻译,是不是都和文颐说的一样.  2020-11-08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君子固穷文质彬彬踌躇满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B.为渊驱鱼游刃有  2020-11-10 …

阅读下文,回答后边的问题。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食。什么清朝初年勒令汉人把发  2020-11-22 …

某中学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一次文艺晚会,准备一次性购买若干笔记本和中性笔(每本笔记本的价  2020-11-28 …

某单位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决定在广场放映露天电影,小明和小强吃过晚饭手拉手来到广场,准备看电  2020-12-1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剃光头发微何满子①余生也晚,关于头发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大都来自耳闻。什么  2020-12-20 …

某中学的十佳校园歌手有6名男同学,4名女同学,其中3名来自1班,其余7名来自其他互不相同的7个班,现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