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图3表示某种自然地理事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6~7题。小题1: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循环过程为()A.海陆循环B.海上内循环C.沿海地区白天的热力

题目详情
图3表示某种自然地理事象的循环过程,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该循环过程为                     (   )
A.海陆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沿海地区白天的热力环流 D.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
小题2:若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   )
A.丁代表岩浆岩 B.丙代表沉积岩
C.①代表外力作用 D.③代表变质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1: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根据图示:甲地气流上升,乙处气流下沉,则不是水循环。如果为热力环流,陆地温度高,为白天,符合条件;如果为季风环流,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则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流水、风、冰川、海浪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作用下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从岩浆形成各类岩石,再到新岩浆的过程,就是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图中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丁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①代表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岩浆的冷却上升凝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看了 图3表示某种自然地理事象的循...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  2020-11-07 …

图示意全球水循环局部图式.读图回答20~21题.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  2020-11-07 …

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B.山地海拔越高  2020-11-21 …

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A.泉水属于图中的⑦环节B.图中⑥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C.由⑨⑧  2020-11-26 …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  2020-11-26 …

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径流是陆地循环的一个环节B.我国东部沿海的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  2020-11-26 …

图12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台风登陆A地时,B  2020-11-26 …

下列有关水资源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体构成比例发生变化B水循环使陆地水的总量有所增  2020-11-28 …

图1为我国某区域热力环流剖面示意图,图2为该环流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  2020-12-04 …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现象体现了()A.陆地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