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求一篇文言文的详细内容自余为.人,君是州,恒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运不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法华西

题目详情
求一篇文言文的详细内容
自余为.人,君是州,恒 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运不到.…………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故为之文以志.就这些,希望能知道它详细内容.要出自哪?作者谁?完整全文加翻译.稍微解释下文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卒于柳州任上,史称柳柳州.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柳河东集》.他在柳州任上写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这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八记"中的第一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题解
始得,第一次得以.第一次得以宴游西山,第一次得以真正游览.
宴游,携酒菜出游,或为野炊.唐诗多有以之命题者,如《晦日宴游》、《中春宴游》、《宴游池馆》等,唐代进士及第之后都要进行的"曲江宴游".
西山,在永州州治西面.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yì yì)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僇(lù)人,僇同戮,刑辱之意.僇人,犹言获罪之人.因作者参加革新运动失败,被贬永州,故有此说.
是州,即永州,书曰即今湖南省零陵县.按唐时永州辖境相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及广西全州、灌阳等县地.考.
恒惴栗,常常惴惴不安.
其隙也,书曰公务之暇.按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司马是个闲职,在编制之外,没有什么公务,甚至没有办公处所.柳宗元到任后,寓居寺庙为家,无所事事,与僧侣朝夕相处,谈经论道,“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与李翰林建书》)“永州八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施施.(yí),通迤,斜行.(yí yí),喜悦自得貌.(yì),蔓延;延续.(shī shī),徐行貌.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gēng)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披草而坐,披,分开.
更,更替.《陈情表》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梦亦同趣,趣,通趋,往.梦随意往.
异态,特色.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zhēn)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法华西亭,法华寺西面的亭子,作者于其任上所建.
指异之,指点以为异.之,异的对象.
榛(zhēn)莽,榛有两个意思,一是一种特定的树,二是泛指树丛.莽,密生的草.
茷(fá),又读(fèi),草叶茂盛.书不取第一音而取第二音. 攀援而登,箕踞(jù)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cuán 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箕踞(jù),盘腿,席地而坐.遨,目眺与神游.
衽(rèn),衣襟.
其高下之势,其,即数州之土壤.高低起伏.
岈(xiā)然,谽岈,山深貌.幽深.若垤(dié),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也叫蚁封、蚁冢.又一解为小土堆.
攒蹙(cuán cù),攒,聚集.蹙,皱,收缩.
莫得遁隐,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萦青缭白,书曰青山白水相互萦绕,不如说青山云雾,然后外与天合.
外与天际,际,交会,会合,故有风云际会一词.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pǒu 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特立,特有杰出、特出之义.
培塿(pǒu lǒu),塿,小土丘.
悠悠,书曰渺远.亦有悠闲自在义.颢(hào)气,浩气.颢通昊.
洋洋,盛大貌.
这几句使我们想起了庄子《逍遥游》中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心凝形释,心凝,精神凝聚,专一于外物.形释,释有的几种解释:消融、消除;放下、释放;通怿,喜悦.与心凝连起来,以消融自我为佳.
与万化冥合,万化,万物.冥,暗合;默契.

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志,记.
元和四年,唐宪宗李纯年号,即809年,作者被贬永州的第5年.

【知人论世,文如其人】

柳宗元出生于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的一个世代仕宦之家,他家有几百亩田地,父亲柳镇曾任长安主簿、侍御史等职,是一个刚直不阿、学识渊博的封建官吏.
柳宗元受家学影响,少年便“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十三岁时柳宗元应崔中丞(何:中丞为御史台之长,相当于今最高检察院检查长)之请,代为向德宗皇帝写了一篇贺平李怀光表.少年才俊一时,传为美谈.
贞元九年,柳宗元21岁,得中进士.贞元十四年,柳宗元26岁,登博学宏辞科,授集贤殿正字,进入了仕途.先后担任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等职务.从青少年起,他就十分仰慕史籍上说的那些"古之大有为者",决心"以中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国势一蹶不振.到德宗时代,政治上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日趋严重,经济上贵族大地主肆意兼并土地,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现实极为不满,立意改革图新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革新派领袖王叔文执政,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反对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柳宗元是这一集团的中坚人物,他由监察御史里行升任礼部员外郎,主管百官奏章,积极参与了惩贪官、为宫市、罢进奉等一系列改革活动,由于这次改革触犯了宦官和大官僚贵族的利益,受到了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顺宗被迫退位,改革只进行了一百六十四天就被扼杀了.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遭贬并被杀害,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司马(郡的佐官),其他参加革新的人物如刘禹锡等七人都被贬为边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八司马事件".
永州在唐代为边远之地,人烟稀少,瘴疫厉行,生产落后.这时,柳宗元的妻子杨氏早已去世,他膝下也没有子女.那年冬天,他只身带着老母凄然地离开京师来到永州.第二年,母亲也含恨离开人间,柳宗元孑身一人,谪居异乡,精神上和生活上都受到严重的打击.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被贬永州后,他由一朝重臣而流落远荒,社会地位的巨大反差,内心的极度痛苦,更使他不得不到佛教中寻求寄托甚或解脱.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尤其是著名的“永州八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不是孤立地写山水,而是以自然山水之美和自己人格之美相互映照,折射出自己压抑苦闷的心境,形成一种清寂、峻冷的风格.
看了 求一篇文言文的详细内容自余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