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

题目详情

(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第二》

(2)法制网北京2011年8月26日电 记者 于呐洋 8月24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隋明太委员建议,应当把“常回家看看”的伦理道德要求写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隋明太认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同时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城乡空巢家庭已超过50%,将“常回家看看”作为赡养人的道德义务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立法上的与时俱进,符合国情民意。

请你结合《论语》中关于"孝"的观念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话,来阐明隋明太提出这一建议的理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论语中孝道观念:孔子认为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2分)

(2)现代社会,城乡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的物质生活已有保障,但很多空巢老人身边缺乏亲人,精神孤独,他们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更需要精神慰藉、亲情陪护。他们的子女,长期在外,要么对老人不闻不问,要么只是将孝敬老人变为金钱和物质的补偿,这是有养而无敬。(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