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期、二期课改共同部分)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

题目详情

(一期、二期课改共同部分)

  某中学一研究小组就“同文馆”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了时人日记、回忆录和后人著述等三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棧骸肮砑票径喽耍?剐〕?⑸柰?闹?荩痪??拊堵裕??训茏影菖?辔?Α薄#ㄇ濉だ畲让?骸对骄?萌占恰罚?/P>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一一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1)

材料二与材料三中哪一则是原始材料?

(2)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哪种人的态度?当时同文馆的处境如何?结合材料,分析出现这种处境的社会背景。

(3)

综合上述材料,为研究小组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 材料二为原始材料。 (2) 顽固守旧势力;招生困难、学生不多或遭到社会的歧视;洋务派办新学与传统的教育制度相抵触;中国长期闭关自守不易接受新事物。 (3) 按照起讫时间、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评价性结论等相关要素给分。
看了 (一期、二期课改共同部分)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