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5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
阅读下文,完成 1~5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节选)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是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耶?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立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接,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也,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曾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李桢《六国论》,节选)
1.下列加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未尝不 咎 其当时之士 咎:责怪。
B.故莫如厚韩亲魏以 摈 秦 摈:排斥、抛弃。
C.而天下诸侯已自 困 矣 困:困窘。
D.未可专以 罪 秦也 罪:罪过。
2.下列加线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攻 山西 千里之秦
B. 以为 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C.而为天下 出身 以当秦兵
D.若此可以应夫 无穷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又认为六国“有可以不赂秦而胜之之势”,这“胜之之势”指的是“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B.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也”。
C.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也”。
D.李桢认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
5.翻译下面句子。
( 1)天下之诸侯籍之以蔽其西。
( 2)彼秦者将何为哉?
( 3)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求翻译.急!~~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 2020-06-16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 2020-06-16 …
晋文公伐曹翻译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正月,取五鹿.二月 2020-06-21 …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的翻译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 2020-07-01 …
给下列一段文字加标点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盖未尝不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 2020-07-26 …
选出下列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 2020-11-11 …
选出下列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跟 2020-11-11 …
选出下列句中翻译有误的一句()A.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诸侯由于贿赂所失去的土地 2020-11-11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