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六国论(节选)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
题目详情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 |
六国论(节选) 苏辙 |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
六国论(节选) 李桢 |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窃 怪天下之诸侯(私下) B.盖未尝不 咎 其当时之士(过失) C.故莫如厚韩亲魏以 摈 秦(排斥,抵御) D.而天下诸侯已自 困 矣(困窘) 2.下列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未出,而 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 而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将何 为 哉 洎牧以谗诛,邯郸 为 郡 C.未可专 以 罪秦也 不赂者 以 赂者丧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 之 疏,而见利之浅 子孙视 之 不甚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苏辙和李桢认为六国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 A.①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B.①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C.①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D.①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②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秦者将何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A 3.C 4.A 5.(1)由韩、魏两国对付泰国,而齐、楚、燕、赵四国在自己境内休养生息. (2)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3)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 (4)所以...
看了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两个语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三提高英语完型阅读的方法,求教,完型阅读提高的最好方法就是扩大词汇量,多看做过的错题,前者我理解 2020-05-13 …
高一内容全忘记了.怎么办?而且我在快班.我们之前上过一些高中内容,首先是英语,高一的英语完形阅读, 2020-05-15 …
高一英语完型阅读困难,希望能给些建议现在刚刚上到高一一个多月,知道高考的完型和阅读不会简单,想仿真 2020-06-05 …
2010年12月六级算分,请懂分制的人回答,在线等········听力错21个,阅读错17个,完形 2020-06-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 2020-06-2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文言文,甲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2020-07-11 …
求老师解答: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夜渡两关记[明]程敏政①予谒告南归,以 2020-11-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 2020-11-15 …
在线求指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