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溶液、黑藻等等.实验步骤: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题目详情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03溶液、黑藻等等.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0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 ||||||
组次 | 20w | 50W | 75W | 100W | 200W | 500W |
1 | 1.8 | 5.0 | 9.0 | 12.0 | 21.0 | 19.0 |
2 | 1.8 | 5.3 | 8.0 | 11.5 | 20.0 | 18.0 |
3 | 2.0 | 5.0 | 8.0 | 12.0 | 20.0 | 18.0 |
均值 | 1.87 | 5.1 | 8.3 | 11.83 | 20.3 | 18.70 |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______.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到的?______.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______.
(4)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会造成成本提高.通过该实验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请写出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灯泡的功率代表光照强度,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其他均为无关变量,如C02、温度、PH值、黑藻等.
(2)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量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得到的.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与黑藻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代表净光合作用.
(4)由表可知,200W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但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因为梯度较大,所以还需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02、温度、PH值、黑藻等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2)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通过测量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得到的.
(3)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是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与黑藻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代表净光合作用.
(4)由表可知,200W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但还不能确定最适合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因为梯度较大,所以还需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 C02、温度、PH值、黑藻等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4)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看了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计算下列关于循环小数的算式,高手快来啊一、0.253(3循环)+0.513(513循环)+0.41 2020-04-07 …
1和0.999999.(循环)哪个大?我的证明:0.99999.......(循环)=0.3333 2020-05-16 …
不从极限的角度说.1.9999999.那从极限的角度说如何证明1.9999....=2?1.999 2020-06-03 …
用一元一次方程把0.432(2循环)化为分数问题: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将0.7(7循环)化为分数解:设 2020-06-11 …
请教把循环小数0.101,01循环及0.10,10循环分别化成分数形式比较循环小数0.101,01 2020-07-17 …
1/9=0.11111111.2/9=0.222222.3/9=0.33333333.4/9=0. 2020-07-24 …
一个直径1.2米长2米六边形滚筒,滚筒一头是直径为35cm的链轮传动,两头上轴承的滚筒自重0.5吨, 2020-12-02 …
用细绳栓一个小筒,盛0.5kg的水后,使小筒在竖直平面做半径为60cm的圆周运动,要使小筒过最高点时 2021-01-13 …
用细绳栓一个小筒,盛0.4kg的水后,使小筒在竖直平面做半径为40cm的圆周运动,要使小筒过最高点时 2021-01-13 …
用细绳栓一个小筒,盛0.5kg的水后,使小筒在竖直平面做半径为60cm的圆周运动,要使小筒过最高点时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