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赋税常先诸县,既去官,竟不锤一人翻译
题目详情
赋税常先诸县,既去官,竟不锤一人 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语出《唐语林》,原文如下:
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犯,赋税常先诸县.既去官,竟不捶一人.
翻译:(交纳)赋税往往在各县之前,直到(他)离任,终究不曾杖责一人.
建议问古文翻译时附上下文,脱离语境是很难作出正确的理解的.
李封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罚,但令裹碧头巾以辱之.随所犯轻重,以日数为等级,日满乃释.吴人著此服出入,州乡以为大耻,皆相劝励无敢犯,赋税常先诸县.既去官,竟不捶一人.
翻译:(交纳)赋税往往在各县之前,直到(他)离任,终究不曾杖责一人.
建议问古文翻译时附上下文,脱离语境是很难作出正确的理解的.
看了 赋税常先诸县,既去官,竟不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王安石曾设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有①官府向农民提供粮食或贷款,从中获取利 2020-05-17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翻译这首诗快 2020-06-05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求鉴赏《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年代 2020-06-05 …
什么看下列观点?(高中历史)民不加赋,国能富吗?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困难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善理财的人 2020-06-13 …
阅读下面辛弃疾的两首词作,回答问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 2020-07-0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全家)指作机中布。 2020-07-1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 2020-11-13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 2020-11-13 …
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该法的特点是A.以丁身为本,输庸代役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C.总括一州县之 2020-11-30 …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