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图1中

题目详情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细胞发出信号,使该处的毛细血管壁细胞表达其膜上的P选择蛋白(一种跨膜蛋白),血浆中的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识别、粘附并移出血管(如图1中的①②③),最后进入感染部位的组织中,吞噬病原体.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白细胞或毛细血管壁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相对含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作业搜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细胞膜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是___.
(2)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___(填图2中“甲”或“乙”或“丙”).P选择蛋白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___.
(3)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___的结构特点.
(4)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需要消耗ATP,图2的甲、乙、丙中能产生ATP的是___.腺苷酸激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它能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结果产生___(填序号).
①一分子AMP和一分子ADP            ②两分子ADP
③一分子ATP和一分子ADP            ④一分子ADP
(5)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___完成的,该过程对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由图可知,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
(2)在毛细血管壁细胞中,合成P选择蛋白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应该是图2 的丙;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每个氨基酸至少含一个羧基(-COOH),所以n个氨基酸至少含2n个氧原子;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n-m,每分子水含1个O;蛋白质含氧原子个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2n-(n-m)=n+m.
(3)①②③是白细胞做变形运动出毛细血管的过程,该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4)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需要消耗ATP,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产生ATP,故图2的甲、乙、丙中能产生ATP的是甲,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即ATP分子(含3个磷酸基团)转化为ADP(含2个磷酸基团),AMP(含1个磷酸基团)结合磷酸转化为ADP(含2个磷酸基团).
(5)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该过程对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起着关键的作用.
故答案为:
(1)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和糖脂(P选择蛋白)
(2)丙         n+m
(3)(一定的)流动性
(4)甲        ②
(5)细胞凋亡
看了 在机体局部发炎时,由发炎部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转运来实现的是()A.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反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  2020-05-23 …

下列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归纳错误的是()细胞内环境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B血细胞血浆C淋巴  2020-06-11 …

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吗书上说岩浆喷出后形成的岩浆岩称为火山岩,火山岩又分为两种:喷出岩和火山碎屑岩.但  2020-06-19 …

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  2020-07-04 …

制浆造纸工艺流程我厂现在的流程:"碎纸机到粗浆池再到钎维分离机再同过斜筛到细浆池再到压力筛,压力筛  2020-07-04 …

(2013•郑州三模)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髙速离心机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  2020-11-12 …

在物质进出人体细胞的方式中,与下面两图曲线都符合的是()A.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K+B.白细胞吞噬病菌  2020-12-24 …

毛细血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血浆和淋巴B.血液和组织液C.组织  2020-12-24 …

下列生理功能不需通过主动转运来实现的是()A.氨基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K+C  2020-12-26 …

下列生理功能必须通过主动运输来实现的是()A.大部分维生素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B.红细胞从血浆中摄取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