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臣愚患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楚庄王欲伐越/伐竹取道
C、故曰:“自见之谓明。”/温故而知新
D、自见之谓明/床前明月光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庄子是如何让楚庄王放弃攻越的?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A、臣愚患之/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楚庄王欲伐越/伐竹取道
C、故曰:“自见之谓明。”/温故而知新
D、自见之谓明/床前明月光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庄子是如何让楚庄王放弃攻越的?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一词多义的问题.要注意平时区别记忆.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A患:都是担心.B伐:攻打/砍伐.C故:因此/旧的知识.D明:明智/明亮.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因此断句为: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由“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可以看出庄子用生动的比喻说理,从而打动了楚庄王,使其停止攻越.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欲伐越,以此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答案:(1)A
(2)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庄子用生动的比喻说理,从而打动了楚庄王,使其停止攻越.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欲伐越,以此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因此断句为: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由“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可以看出庄子用生动的比喻说理,从而打动了楚庄王,使其停止攻越.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欲伐越,以此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答案:(1)A
(2)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3)庄子用生动的比喻说理,从而打动了楚庄王,使其停止攻越.开始楚庄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欲伐越,以此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以看出楚庄王是一个善于纳谏、知错就改的人.
看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齐恒公下布衣之士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 2020-03-31 …
齐桓公下布衣之士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 2020-03-31 …
“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 2020-06-16 …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 2020-06-30 …
课内文言文阅读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 2020-07-07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不得见, 2020-12-14 …
阅读下文,完成第后面题目。(12分)齐桓公见小臣稷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 2020-12-14 …
阅读下面短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 2020-12-14 …
(9分)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 2021-01-14 …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