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理解。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也陈列着一尊世界艺术珍品——失去双手的法国大
题目详情
阅读理解。 |
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 |
不少人都知道“断臂维纳斯”的雕像举世闻名,可是否知道在法国巴黎的艺术馆里,也陈列着一尊世界艺术珍品——失去双手的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雕像。说起这尊雕像的来历,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逝世后,法国作家协会为了纪念他,请当时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塑一座巴尔扎克像。罗丹接受这个任务后,为塑这座像伤透了脑筋。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如何塑造呢?罗丹经过反复的思考,决定不掩盖巴尔扎克身体的弱点,而着重表现这位伟大作家的精神美,把刻画的重点放在巴尔扎克的脸部。 罗丹为了雕刻这座像,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原定一年半完成,结果整整地花去了七年的时间。巴尔扎克的雕像诞生了。只见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一 雕塑完工后,罗丹叫他的几个学生来欣赏。几个学生一踏进工作室,立刻惊呆了。一个学生说:“上帝啊,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出如此完美、如此生动的双手!”另一个学生说: “是啊,这双手简直像活的一样,无与伦比啊!”罗丹听着听着,眉头皱起来了。突然,他顺手操起一把斧子,“咔嚓”砍掉了雕像的两只手。看着学生惊讶的目光,罗丹解释说:“我要着重表现的是巴尔扎克的脸部,但是,你们一进门,就被这双手吸引住了,说明这双手比他的脸部更突出。只有砍去这双手,才能突出巴尔扎克的脸部!” 可惜,罗丹的想法和行为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大家纷纷指责他,法国作家协会也不要这座塑像了。然而,罗丹却始终认为自己是对的,他坚信,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这座塑像的价值的。果然,罗丹逝世后,人们重新发现并认识了这座塑像,把它敬放到巴黎艺术馆。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1.本文说的是“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像”,为什么文章开头要写“断臂维纳斯”? 2.“耐人寻味”的意思是: 3.罗丹接受塑造巴尔扎克像后,为什么伤透了脑筋? 4.罗丹为巴尔扎克塑造的像是怎样的? 5.罗丹为什么要把巴尔扎克像的双手砍去? 6.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并将它改为反问句。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以“断臂维纳斯”引出下文,并且它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2.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3.因为巴尔扎克其貌不扬,身材又矮又胖,头大肚圆,这样的形象不好塑造。 4.他身披宽袖长袍,双手叠合在胸前,昂着一颗硕大的脑袋,额纹紧皱,两眼注视着前方,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思考,好像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述说一个生活的哲理 …… 5.因为双手比脸部更突出,只有砍去双手,才能突出脸部。 6.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仰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无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由衷敬佩。 每当后世的人们站在雕像前瞻望着巴尔扎克的风采时,难道不为罗丹的独具匠心有衷敬佩吗? |
看了 阅读理解。没有双手的巴尔扎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仿写下列语句。(1)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仿句:(2)雪白雪白的两只 2020-05-14 …
黎曼之前的积分是怎么定义的高数书上的定积分的定义是黎曼给的,就是分离-近似-求和-取极限那个,所以 2020-06-14 …
“黎友”这个词有人知道吗黎可作姓.还是清晨黎明,友既朋友的意思 2020-06-28 …
谁知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作者是谁呀? 2020-06-28 …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 2020-07-11 …
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利益得失的内容寥寥无几。甚 2020-11-07 …
据新华社报道,黎巴嫩学校陆续开学了,萨米尔大清早就坐在难民营帐篷前,目送着黎巴嫩孩子们背着书包乘校车 2020-11-22 …
是的,我是一叶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在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是的 2020-12-06 …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它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 2021-01-19 …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到134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它是一座石头建筑,在世界建筑上,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