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材料二 “监御史,秦宫,掌监郡。汉省,丞相遣史分刺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
材料三 “汉刺史来传周行郡国,无造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支,不复诣京师。”
——《通典·职官》
回答:
秦御史大夫的职责、汉武帝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东汉监察制度的发展。
解析:
秦御史大夫的职责:承转皇帝诏令制书,下达皇帝诏令;“受公卿奏事”,执掌群臣奏章,并兼掌图籍文书及记事之任;监察百官,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举劾按章”,主治重大案件。 汉武帝时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设十三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以后,成为定制,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在原有的地方层层监察的基础上(并非原来地方没有监察),增加了中央直接监察的内容,使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察权力得以延伸。 东汉监察制度的发展:东汉时,刺史成为常驻官员,后又掌军政大权,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监察官员演变为行政官员,监察区变为地方行政区),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朝设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构)“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 2020-06-17 …
中国古代非常注重行政监察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 2020-06-20 …
“终明之世,边防甚垂,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防御。”材料中的防御对象是[]A.匈奴B. 2020-06-21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最高监察机构称御史台,职责为“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具 2020-06-27 …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 2020-07-04 …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 2020-07-06 …
阅读材料: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 2020-07-06 …
阅读材料:材料一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 2020-07-0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最高监察机构称御史台,职责为“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具体承担职责 2020-07-1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代最高监察机构称御史台,职责为“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具体承担职责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