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中诗人所呈现的情景。
(2)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整首诗歌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民族气节? 对后世有何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颔联以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说明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2)细读这首的颈联可知,这两句诗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写出作者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危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答案:
(1)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双关;写出了作者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危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担忧.
(3)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这句诗也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家国大业而英勇献身.
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看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河中石兽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  2020-06-13 …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2020-06-13 …

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下列各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2020-06-13 …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  2020-06-13 …

冰和洋做题,做对一题得15分,错一题扣6分,冰和洋各做10题得174分,冰比洋多42分,问冰洋各做  2020-06-17 …

求解答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一份奏折中说:“外  2020-06-19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各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  2020-06-2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河中石兽(清)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  2020-06-21 …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  2020-06-21 …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问题。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阅读《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