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纸上谈兵》) 【注】①约束:纪律和规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圮: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圮:___
③奢不能难 难圮:___ ④悉更约束 更圮:___
(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②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讲学家寻石兽失败和赵括战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读了两篇文章得到的启示。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纸上谈兵》) 【注】①约束:纪律和规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山门圮于河 圮:___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圮:___
③奢不能难 难圮:___ ④悉更约束 更圮:___
( 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 求石兽于水中 |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B. 闻之笑曰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C. 而括易言之 |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D. 而绝其粮道 | 公问其故 |
①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②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4)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讲学家寻石兽失败和赵括战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你读了两篇文章得到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圮:倒塌;
②句意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③句意为:赵奢不能驳倒(他).难:驳倒;
④句意为: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更:改变,更改.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在河中寻找石兽.于:在.②句意为:因此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于:比.
B.①句意为: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之:代词,指代“石狮子的事情”.②句意为: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句末语气词,不译.
C.①句意为: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而:但是.②句意为:但是城里的人不知道啊.而:但是.
D.①句意为:却断绝他的粮道.其:他的.②句意为: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其:这样,指代的是曹刿为何三次击鼓,而只在第三次出击齐国军队这样一件事情.
故选:C.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句意为: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②句重点词语有:“尝”,曾经;“难”,驳倒.句意为:(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共同原因: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启示: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答案:
(1)①倒塌;②事物的道理;③驳倒;④改变,更改
(2)C.
(3)①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②(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4)共同原因: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启示: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①句意为: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水里.圮:倒塌;
②句意为: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③句意为:赵奢不能驳倒(他).难:驳倒;
④句意为: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更:改变,更改.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在河中寻找石兽.于:在.②句意为:因此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于:比.
B.①句意为: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之:代词,指代“石狮子的事情”.②句意为: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之:句末语气词,不译.
C.①句意为: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而:但是.②句意为:但是城里的人不知道啊.而:但是.
D.①句意为:却断绝他的粮道.其:他的.②句意为: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其:这样,指代的是曹刿为何三次击鼓,而只在第三次出击齐国军队这样一件事情.
故选:C.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句意为: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②句重点词语有:“尝”,曾经;“难”,驳倒.句意为:(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共同原因: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启示: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答案:
(1)①倒塌;②事物的道理;③驳倒;④改变,更改
(2)C.
(3)①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②(赵括)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
(4)共同原因: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罢了.
启示: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
看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设想河水并不流动,汽艇以18KM/h的速度沿垂直于河岸方向匀速行驶,河宽500M,汽艇驶到对岸需要 2020-06-17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三江平原地区简图(图1)材料二挠力河两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图 2020-07-11 …
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像什么周口店、蓝田、仰韶文化、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等,把它们从古至今排一下,并 2020-07-14 …
1.描述南亚地形区的分布特征及地势特点2.描述南亚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点,并分析德干高原西侧降水丰沛的 2020-11-04 …
咱们小学时的课文《小马过河》的原文是什么?原文好象不太好找!这个肯定不是咱们小学时学的<小马过河>课 2020-11-13 …
汉武帝时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并派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 2020-11-14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①近年来,天文学的进步,使我们对这两个恒星,对其他的恒星和银河,都认识得比以前清 2020-12-0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京杭大运河将在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杭州市推出了三条“以运河为中心”的 2020-12-08 …
初一地理列举河流并按下面的分类填入表格湄公河,黄河,长江鄂毕河,勒拿河印度河,恒河 2020-12-22 …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图示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并任选其一分析其水文特征的成因.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