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小题。都下送辛大之鄂孟浩然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注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注】都下,京城长安。辛大,诗人的朋友。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忘机: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心机。式微:衰微、没落。《诗经·邶风》有一篇《式微》写流落在外的亡国之君。

17.颔联“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8.首联中的“竹林”和颈联中的“田园”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7.①表达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②友人辛大具有宰相之才却得不到重用,空有施展远大抱负的心,却不得已而回归故乡,作者为此深感不平。

18.①二者都代指归隐生活,辛大要归隐山林,诗人早晚也要归隐田园。 ②用自己的“田园”照应友人的“竹林”,勉励友人归隐家乡,(2)说明诗人和辛大有着共同的遭遇,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回归故乡是他们共同的归宿。

【解析】

1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可根据诗歌标题“都下送辛大之鄂”判断出与友人及友情相关;由注释2“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可知,诗人对友人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愤愤不平。答题时,要结合着关键词分析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内容及主旨分析作答。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的友人要归隐竹林,也就是要隐居山林生活,其原因是在政治上失意,得不到朝廷重用,,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作者的“田园”其实跟友人一样,都是要过隐居生活,与友人的“竹林”相照应,以勉励友人的归隐;从情感上,二者皆因有共同的遭遇,因此“田园”“竹林”都代表作他们要回归故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小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区分自然大小调?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  2020-05-16 …

中央空调侧送风口常见类型有( )。A.格栅送风口B.百叶送风口C.条缝形送风口D.送吸式送风口  2020-06-07 …

大小调关系很晕我对大调小调的关系特别模糊,什么自然大小调啊,关系大小调啊都分不明白他们直接到底怎么  2020-06-20 …

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歹徒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下杀人抢劫,真是!②狼狈  2020-06-25 …

孔子弟子与蚱蜢的故事出自何处?(急待解决)一天,孔子的门徒正在院内扫地,一位身着绿衣的路人见孔子的  2020-06-30 …

在显微镜下寻找样品时,以下哪些方法最可取()A.先注视目镜,向上进行粗准焦螺旋的调整,然后向下调整  2020-07-12 …

15.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  2020-07-25 …

对于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格言和俗语,我们今天常常会有不同的思考。比如“名师出高徒”自然是有一定道理  2020-12-06 …

秦朝时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透过秦朝时期的艺术品以及有关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  2020-12-17 …

英语翻译晚秋的一个夜里..门徒突然坐起来痛哭...他的师父问他."你做恶梦了吗?""没有""一个伤心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