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材料二: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
材料二: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
材料四: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认为,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何历史意义?(4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2分)列举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6分)
(3) 材料三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4分)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什么?(4分)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主张,并指出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6分)
(1)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分)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分)
(2) 法家。(2分)韩非子。(2分)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4分)
(3) 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4分)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限制君权提供理论依据。(4分)
(4) 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4分)目的: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2分)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的之是什么意思 2020-03-31 …
小华小明约定:若小明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小华大,则小明胜;反之,则小明负,你认为反之,是指小华比小 2020-04-11 …
东方朔谏武帝齐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彊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止,皆 2020-05-14 …
恒,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是这句话的意思 2020-06-14 …
叹为观之是什么意思 2020-06-16 …
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是什么?意思呢?回答请简短一点. 2020-06-17 …
固为胜之是什么意思 2020-06-19 …
以三石为九石的翻译齐宣王好射,说人谓己能用强弓.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而 2020-06-27 …
一些诗句(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2.业精于勤,荒于嬉3.今我来思雨雪霏 2020-07-02 …
沈葆桢“致九译之新法”的含义沈葆桢有一副对联:“以一篑为始基,自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 2020-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