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韩非子在

题目详情
(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人口问题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人曾制定了鼓励人口繁衍的政策,也看到了人口过多之弊端。
韩非子在《五蠹》记载:“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祖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罚而不免于乱。”
苏东坡在《策问》称:“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然以今无法观之,……非徒无益于富,又且以多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空)然而百弊生。”
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盖藏自不如前充裕,且庐舍所占土地亦不啻倍蓰(五倍)。……朕甚忧之。”
材料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体现了时代特征。
一百年以来,列强人口增加到很多,……。到一百年以后,如果我们的人口不增加,他们的人口增加到很多,他们便用多数来征服少数,一定要并吞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化,还要灭种。
用中国和法国来比,……。法国四千万人口,因为能改良农业,所以得中国二十分之一的土地,还能够有饭吃。中国如果能够仿效法国来经营农业,增加出产,……,我们中国至少也应该可以养八万万人,……。                              
材料三 新中国对人口问题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马寅初《新人口论》(1957)
50年代,我国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苏联理论界提出的如下观点:“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表现为人口不断迅速地增长”,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物质的生产领域放弃了计划经济,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在人的生产领域放弃计划经济了。
生育独子化已经产生了四个严重的人口问题:一是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老难所养、老难所依、老难善终这三难问题。
——《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重新认识中国人口问题》(2012)
(1)请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鼓励政策的原因。(4分)并概括材料一中古人对人口过多之弊端的认识。(6分)
(2)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思考人口问题的两个着眼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评价材料二所述观点。(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分析50年代出现“人口高速增长时期”的原因,并分析当前中国为什么调整人口政策?(7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4分)弊端:会危及人的生存、产生争斗及社会动乱;会使...
看了(26分)人口既是资源又是压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解释地方政府为什么进行政策创新我想解释在现有政策下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创新,要解释政府为什么要进  2020-05-13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A.关税政策与失业补贴政策B.存款准备金政策C.政府转移支付政策D.再贴  2020-05-21 …

1.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冷战”政策含义美国采取除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  2020-07-26 …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其中首要环节是决策。政府的决策关系国计民生,下列体现政府政  2020-11-05 …

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以泽及后世,一个错误的决策贻害无穷,这就要求政府要科学决策。政府要实现科学决策,就必  2020-11-15 …

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客户端正式上线。该客户端主要发布中央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等政务信息  2020-11-27 …

(50分)“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针对农村消  2020-12-01 …

只有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请简要回答:我国制定下  2020-12-18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  2021-01-11 …

分析与探究(本题满分18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