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什么人?因不失其亲,
题目详情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什么人?因不失其亲,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什么人?因不失其亲,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言之和义,始可信矣.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就不致遭受到耻辱.“远”在此处是使之远离之意,可理解为避免.“耻”、“辱”二字其实是一个意思,按《说文解字》的说法:耻既是辱,辱既是耻.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因”字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此处的“因”通“姻”,那么“因不失其亲”就是“与之婚姻的都是可亲之人”,这种说法有些牵强.“因”字在此应解作“依靠”,“因不失其亲”既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宗”在此处为“宗而主之”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由于)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这个人)也就可靠了.
信,所要遵守的诺言;近,符合;义,《礼记·中庸》:“义者,宜也”,依然是符合于礼;复,实践诺言,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正是此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之意就是:所守的诺言如果符合于义,那么所说的话就能够兑现.我们换一种说法就是:言之和义,始可信矣.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是指恭敬、谨慎的态度符合于礼,就不致遭受到耻辱.“远”在此处是使之远离之意,可理解为避免.“耻”、“辱”二字其实是一个意思,按《说文解字》的说法:耻既是辱,辱既是耻.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的“因”字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此处的“因”通“姻”,那么“因不失其亲”就是“与之婚姻的都是可亲之人”,这种说法有些牵强.“因”字在此应解作“依靠”,“因不失其亲”既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宗”在此处为“宗而主之”的意思.这句话是说:(由于)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这个人)也就可靠了.
看了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高中物理·电学方面·电荷分布·望解答有关电的方面的原子由于失去点子而带负电荷·所以当两个带负电 2020-04-27 …
关于副族金属失电子顺序脑子有点乱,来明确一下.是不是:先失最外面的s层的电子,这层电子没了再从最外 2020-05-17 …
请赏析以下美句4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 2020-05-17 …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 2020-05-21 …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 2020-07-03 …
原子不但可以转变成离子,离子也可以转变为原子.你认为一种离子转变成原子需要发生的变化是A.一定得到电 2020-11-03 …
在没有失败的日子,诸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类哲语箴言,我们言之于口,不亚于哲学家的冷静和锐敏.一旦走 2020-11-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2020-12-05 …
关于失电子,得电子+11想稳定,+112)8)1)为什么非得是失一电子,或得7电子不能是失去9个电子 2020-12-07 …
求详细解答:阅读下面《孟子》选段阅读下面《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