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

题目详情

诸葛亮论

苏轼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曹操 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兖,南 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 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璋以好 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 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共知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 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

    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 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 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故夫敌有可间之势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 竦动 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4 、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据许、兖,南 荆、豫   牧:统治

B 、其后刘璋以好 之至蜀     逆:迎接

C 、不过 数十万金    捐:捐献

D 、天下安肯以空言 竦动 哉    竦动:震动

5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曹操 衰乘危,得逞其奸    加之以师旅, 之以饥馑

B 、天下忠臣义士乐 之死      旦日飨士卒, 击破沛公军

C 、此其 曹操异者几希矣    夫子喟然叹曰:吾 点也

D 始治兵振旅     寻其方面, 知震之所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孔明失败的原因在于混合使用仁义和欺诈、武力来夺取天下。后文又说不能利用智谋来离间曹氏兄弟是诸葛亮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体现了苏轼思想的自相矛盾。

B、苏轼认为孔明可以借曹丕即位之机去离间、讨伐曹氏政权并瓦解他们。这表明苏轼并不反对靠诈力取得天下。

C、苏轼认为蜀国和魏国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混合使用仁义和欺诈、武力来夺取天下。

D、苏轼认为自己的言论合理、深刻,但因为自己只是一介书生,因而终究不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和理解,不会被人们重视采用的。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2) 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C 捐:舍弃 参考答案:B。A介词,趁着;动词,接着。  C介词,和;动词,赞同。  D副词,前一个“才”,后一个“于是、就”。 答案:B。 A“体现了苏轼思想的自相矛盾”说法不合理。  C“都是混合使用仁义和欺诈、武力来夺取天下”在文中无依据,原文只是说诸葛亮失败的原因。D“苏轼认为自己的言论合理、深刻”在文中无依据,“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是说只是书生的一家之言,可以说说却没有什么用处。 参考译文:(1)只是因为被威势胁迫而勉强向他臣服,听闻孔明的高风亮节,应该在千里之外也有响应者啊。(“特”“威劫”“臣之”译对一个1分,文意通2分。)  (2)又不能竭尽他的智谋,来使曹氏兄弟间断绝手足之情,他们屡次出战而屡次败退是理所当然的啊。(“奋”“绝”“手足”“宜”一个1分,文意1分。)
看了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故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筐箧实府库筐箧已富  2020-06-14 …

英语翻译兽攻者敌不知其守必败之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兽守者敌不知其攻必败之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  2020-06-19 …

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守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  2020-06-24 …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  2020-07-03 …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以诈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  2020-07-03 …

英语翻译臣闻老子曰:“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荀卿曰:“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  2020-07-22 …

下列关于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①前者是由证券公司发行,后者由企业发行②前者以取得股息和红  2020-11-06 …

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  2020-11-27 …

关于公司股票与企业债券的区别,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前者由证券公司发行,后者由企业发行②前者代表的是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