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题青门引•春思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②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题
青门引•春思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①中酒:喝醉酒  ②画角:古代军中乐器。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首句“乍暖还轻冷”既交代了季节特征,又暗示了作者的情绪和感慨,使人不由得想到李清照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的词句。
B、“楼头画角风吹醒”的“醒”字,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同时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
C、“入夜重门静”是说夜色降临,重门紧闭,将一切关在门外,庭院里更加宁静,以虚写之景象征词人痛苦的心境。
D、尾句“隔墙送过秋千影”被称作是“神来之笔”,思而不见其人,睹物伤怀,给读者无限遐想和回味的空间。
(2)本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赏析。
(3)该词从字数上判断属于___,从段数上判断属于___,从词风流派上判断属于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此类题一般要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等,抓住诗歌的意象及关键词,理解诗歌的内容.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可抓住其中关键词与原文比较,如C项“入夜”一句,夜色降临,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闭的院门更象喻着不得开启的心扉;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而选项中“以虚写之景象征词人痛苦的心境.”认为是虚写,不对的 ,应是实写.
(2)本题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可从这三方面入手分析,首先抓住写景句子“乍暖还轻冷”“残花中酒”“楼头画角风吹醒”“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然后分析总结答案.
(3)本题是考查诗歌的文化常识.此题关键要考生熟悉有关诗词方面的文化常识,如词的特征、分类、风格流派等等.考生只要用这些知识代入到原词中分析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
(1)C (3分)
(2)共(6分).找出写景句子(2分)触觉:首句暖,冷.听觉:画角.视觉:残花、明月、秋千影.分析(2分)情感:抒发了暮春时节所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情怀.(2分)
(3)小令、双调、婉约派(每空(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天气刚刚变暖,时而还透出一丝丝的微寒.一整天风雨交加,直到傍晚方才停止.时近清明,庭院里空空荡荡,寂寞无声.目睹残花落叶更令人伤情,不觉借酒消愁竟然大醉酩酊,这又是去年种下的旧病.
   一阵阵轻冷的晚风,夹着城楼上画角凄厉的嘶鸣,把我吹醒.夜幕降临,重门紧闭,更显得庭院中死一般的寂静.正心烦意乱、心绪不宁,哪料到那溶溶的月光,把邻院中荡秋千的少女倩影送入我的眼里.
鉴赏:
    此为春日怀人之作.词中所写时间是寒食节近清明时,地点是词人独处的家中.全词抒写了词人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因外景而引发的怀旧情怀和忧苦心境.
  上片起首两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乍暖”,见出是由春寒忽然变暖.“还”字一转,引出又一次变化:风雨忽来,轻冷袭人.轻寒的风雨,一直到晚才止住了.词人感触之敏锐,不但体现对天气变化的频繁上,更体现天气每次变化的精确上.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遣词精细确切,暗切微妙人情.
  人们对自然现象变换的感触,最容易暗暗引起对人事沧桑的悲伤.“庭轩”一句,由天气转写现境,并点出清明这一气候变化多端的特定时节.至此,这“寂寞”之感就进而属于内心的感受了.歇拍二句,层层逼出主题:春已迟暮,花已凋零,自然界的变迁,象喻着人事的沧桑,美好事物的破灭,种下了心灵的病根.此病无药可治,唯有借酒浇愁而已,但醉了酒,失去理性的自制,只会加重心头的愁恨.更使人感触的是这样的经验已不是头一遭.前一年如此,这一年也不例外,“又是去年病”点明词旨.过片承醉酒之后而来.“楼头画角风吹醒”,兼写两种感觉.凄厉的角声,轻冷的晚风,使酣醉的人清醒过来.黄蓼园评云:“角声而曰风吹醒,醒字极尖刻.”(《蓼园词选》)这一个“醒”字,表现出角声晚风并至而醉人不得不苏醒的一刹那间反应,同时也暗示酒醉之深和愁恨之重.伤心人被迫醒来自是痛苦不堪,“入夜”一句,即以现境象征痛苦的心境.夜色降临,心情更加黯然,更加沉重.而重重深闭的院门更象喻着不得开启的心扉.结句指出重门也阻隔不了触景伤怀,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了过来.黄蓼园对此句也甚为激赏:“末句那堪送影,真是描神之笔,极希微窅渺之致.”(《蓼园词选》)月光下的秋千影子是幽微的,描写这一感触,也深刻地表现词人抑郁的心灵.“那堪”二字,重揭示为秋千影所触动的情怀.
  此词用景表情,寓情于景,“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沈际飞《草堂 余正集》).尤其是词之末句,写人却言物,写物却只写物之影,影是人,人又如影之虚之无,确实写出了隽永的词味.总之,张先词艺术上的含蓄和韵味,此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看了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题青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郭德纲相声剧《唐伯虎点秋香》《点秋香》的唱词开头好像是“桃花艳来李花浓”分别唱四香的.有知道的求  2020-06-11 …

.秋风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一个勃勃生机的  2020-06-27 …

那秋张默你是指那些黄黄的叶簇吗?你是指那群疏疏的枝丫吗?你是指那泓澄澄的秋水吗?其实,它们的形貌,  2020-07-01 …

1.将文中的反问句换一张红说法,意思不变2.你最喜欢那些句子噢!那秋张默你是指那些黄黄的叶簇吗?你  2020-07-01 …

仿句:秋天累累果实挂满枝头那是告诉我们没有假期的用语,就没有秋天的辉煌.  2020-07-07 …

秋天的怀念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表秋天的怀念我没想  2020-07-24 …

文言文是战国和西汉时期的口头语吗?有一种说法,春秋战国,西汉口头语就是文言文,司马迁《史记》就是根  2020-07-28 …

《秋魂》刘增山秋天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秋  2020-12-17 …

心上一片秋就是愁,那秋是收获为什么还会有愁呢?就因为快凋零吗?  2020-12-27 …

阅读下面的诗歌《秋实》,按要求写作。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阅  2021-0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