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30°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多大.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多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对整体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cosθ-μmgcosθ•s=0
所以物体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s=
.
(2)最终物体以B(还有B关于OE的对称点)为最高点,在圆弧底部做往复运动,对B→E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θ)=
mvE2 ①
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②
由①②得 FN=(3-2cos θ)mg=(3-
)mg
(3)物体刚好到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
③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θ-μmgcos θ•L′-mgR(1+cos θ)=
mvD2 ④
由③④得:L′=
•R=
答: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是
;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是(3-
)mg;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是
.
mgR•cosθ-μmgcosθ•s=0
所以物体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s=
R |
μ |
(2)最终物体以B(还有B关于OE的对称点)为最高点,在圆弧底部做往复运动,对B→E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θ)=
1 |
2 |
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m
| ||
R |
由①②得 FN=(3-2cos θ)mg=(3-
3 |
(3)物体刚好到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
| ||
R |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θ-μmgcos θ•L′-mgR(1+cos θ)=
1 |
2 |
由③④得:L′=
3+2cosθ |
2(sinθ-μcosθ) |
(3+
| ||
1-
|
答: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是
R |
μ |
(2)最终当物体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E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是(3-
3 |
(3)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距B点的距离L′至少是
(3+
| ||
1-
|
看了 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质量数为12的C原子与二个质量数为16的O原子组成的 2020-05-16 …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克,阿(820:47:24)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 2020-06-04 …
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竖直圆柱面,用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的A、B两球,悬挂在圆柱面边缘两侧,A球质量 2020-06-25 …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有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 2020-11-10 …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有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 2020-11-10 …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 2020-11-10 …
如图,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有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 2020-11-10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1.一直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b,则铁的摩尔质量为(用含有NA的式子表示)2已知 2020-11-20 …
实验测知久置的某NaOH固体中含有水的质量分数为3.5%,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6.5%.若取质 2021-01-18 …
一个NO分子的质量为a克,一个NO2分子质量为b克,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2021-02-04 …